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70篇 |
免费 | 142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425篇 |
综合类 | 4199篇 |
水路运输 | 2911篇 |
铁路运输 | 2899篇 |
综合运输 | 3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5篇 |
2023年 | 245篇 |
2022年 | 289篇 |
2021年 | 527篇 |
2020年 | 518篇 |
2019年 | 385篇 |
2018年 | 295篇 |
2017年 | 346篇 |
2016年 | 284篇 |
2015年 | 433篇 |
2014年 | 1029篇 |
2013年 | 901篇 |
2012年 | 1323篇 |
2011年 | 1339篇 |
2010年 | 1068篇 |
2009年 | 839篇 |
2008年 | 986篇 |
2007年 | 1336篇 |
2006年 | 1195篇 |
2005年 | 708篇 |
2004年 | 415篇 |
2003年 | 299篇 |
2002年 | 207篇 |
2001年 | 143篇 |
2000年 | 94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利用现场监测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信息资料 ,结合参数优化反分析土体m值 ,根据现场地质资料和优化后的参数 ,通过有限元计算对深基坑支护系统进行变形预测 ,及时调整开挖方案和支护参数 ,此方法可以有效的指导基坑施工 ,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青藏铁路清水河段加筋路堤一些初步的试验研究 ,分析加筋路堤在保护多年冻土和维护铁路路基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对该加筋路堤下地温情况及多年冻土的人为上限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3.
钟清华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5,(5):104-106
介绍山东体育学院教授公寓楼结构设计中所选用的参数,包括适用高度、高宽比、结构平面布置、防震缝和沉降缝、基础埋深等指标,正确理解相关规范并采取相应的结构设计,使结构安全适用、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74.
轨道结构落轴冲击动态响应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确定落轴冲击问题的轮轨接触条件,根据接触冲击响应的虚位移原理,将轮轨接触边界条件用罚函数法释放,确立轮轨接触变分方程;采用点面接触单元导出轮轨接触有限元控制方程,进一步建立轨道结构动力有限元方程,从而可模拟计算落轴冲击对轨道结构产生的动态响应。基于该分析方法,求解了弹性支承块轨道结构的动力性能,并由现场实测得到验证。结果表明,运用所建立的落轴冲击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轨道结构动力性能,直观有效。 相似文献
75.
重点介绍国内外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状况以及主要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了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和加铺层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西安地铁临潼线的部分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穿越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研究黄土地层处理的判断原则以及处理措施,分析研究地铁工程基底的受力条件以及环境变化可能性,提出地铁工程基底湿陷可能性判断原则与方法。对西安地铁临潼线的湿陷可能性进行判断,对黄土湿陷变形及结构应力进行建模计算,分析地铁工程不同连接部位处受力变形情况及结构发生应力应变特征,进而提出地铁车站、暗挖隧道和盾构隧道工程的处理措施。为该段地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江金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9(3):63-67
在分析容重增加法基本原理和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容重增加法用于加筋土挡墙稳定性分析时的修正方法,给出容重增加法在FLAC3D中的实现步骤,并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岩土体容重的增加会导致岩土体力抗剪强度的增大和筋材的抗拔力增加,其应用于加筋土挡墙稳定性分析时应进行必要的修正,证明提出的修正方法是可行且高效的. 相似文献
78.
在准二维平面应变条件下,运用所研制的深基坑开挖室内试验模型,通过模拟板桩墙支护深基坑在无支撑悬臂式支护、单支撑和双支撑支护等3种支护形式下的开挖,测量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位移、土体表面的沉降及土体位移场的变化,探讨了板桩墙的插入比λ、有无横向支撑及支撑的位置对基坑开挖变形的影响规律,为基坑变形机理的研究及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
80.
出行者基于广义成本最小化选择最佳的出行方式.广义成本包含资金成本、时间成本与舒适成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出行者对时间成本看的越来越重.时间成本与时间长度和时间起始点有关,时间成本不仅包含出行者的时间价值也包括早到或晚到的损失.相对于频率较快的地铁与公交,满足乘客长距离出行的火车的时间点对乘客出行的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对杭州与上海之间的城际高铁后,出行者在汽车、自驾车及高铁三种方式之间的选择进行调查.得出列车行程安排应考虑旅行时间长度来安排起讫点的时间点,并通过两个例子来佐证合理的时间安排可增加列车的竞争力.优化出行结构同时也保证了列车的客源.本文的研究对于其他的城际列车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