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256篇
综合类   236篇
水路运输   171篇
铁路运输   124篇
综合运输   10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To further increase passenger train comfort and handling performances, a mechatronic approach to the design of railway vehicles is necessary. In fact, active systems on board a railway vehicle allow to push design barriers beyond those encountered with just passive systems.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n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to improve the running behaviour of a railway vehicle, both in straight track and curv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active system are a brushless motor and a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used to apply a longitudinal force between the carbody and the bogie of the vehicle. The actuator is operated in force control. Different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developed for straight track running, where the aim is to increase the vehicle critical speed, and for curve negotiation, where the goal is to reduce the maximum values of track shift forces.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railway vehicle incorporating the active control device has been developed and used to optimise control strategies and hardware set-up of the active device and to estimate the increase in operating performances with respect to a conventional passive vehicle. The active control device has then been mounted on an ETR470 railway vehicle, and its performances have been evaluated during in-line tests in both straight and curved tracks.  相似文献   
782.
633X微型车制动稳定性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厂生产的633X微型车制动侧滑稳定性问题,从整车与制动器的匹配上进行理论计算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车型整车质心纵向分配极不合理,同步附着系数偏小,制动临界减速度低,制动效能不高,而前后制动器给出的制动力分配比又不能满足整车高制动力分配比的要求,从而导致制动时后轮先抱死出现严重的侧滑甩尾现象。  相似文献   
783.
QY50汽车起重机回转台失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Y5 0汽车起重机回转台失稳问题本质上是不规则平板的失稳。通过坐标变换把任意形状的四边形变换到 2× 2单位正方形区域里进行计算 ,然后从弹塑性力学板壳理论出发 ,采用 pb - 2位移函数作为分析平板失稳时板的挠度曲线函数 ,对求解任意形状四边形平板发生屈曲时的临界载荷的算法进行了探讨。推导了求解屈曲临界载荷的刚度矩阵方程。这套算法与有关分析平板屈曲的有限元法及有限样条法相比 ,其优点是不需要对平板进行单元划分 ,而是把整个板作为一体来研究 ,计算量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784.
论利用土地置换方式融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土地置换方式融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土地运作机制。建设北滨河路西延段工程是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在政府投资极为有限的条件下 ,必须盘活土地资产 ,步入“以路带房 ,以房养路”的良性循环轨道 ,使道路沿线亟待开发的土地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785.
以石棉县双加坪滑坡为例,在探明滑坡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形成的原因;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折线形滑动面条分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下,滑坡基本稳定,在持续降雨条件下,大部分不稳定或欠稳定;在地震力作用下为不稳定滑移状态。对此,提出了合理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786.
针对隧道工程中新建隧道小角度斜下穿既有隧道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以西安地铁1号线二期张家村-后卫寨区间左线盾构下穿既有1号线出入段线为工程依托,通过现场调研、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方法进行施工参数对轨道既有隧道和轨道高差的沉降规律(重点进行对轨道高差的控制)研究。选取土仓压力、注浆压力、注浆量等施工参数,其中注浆量用注浆厚度间接体现,构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给出合理的盾构施工参数建议值,在此基础上进行现场监测,验证给出的施工参数建议值对轨道高差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仓压力、注浆压力的增大,既有隧道的沉降和轨道高差不断减小,当其土仓压力超过0.10 MPa、注浆压力超过0.22 MPa时,既有隧道沉降和轨道高差控制效果不再明显提高;既有隧道沉降和轨道高差随着注浆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与注浆厚度均近似呈线性关系,因此适当增大注浆范围是控制既有隧道沉降和轨道高差的有效方法;确定的施工参数建议值为0.10 MPa(土仓压力)+0.22 MPa(注浆压力)+0.23 m(注浆厚度);通过现场监测,既有地铁隧道道床上C,B,G,F四条测线上最大沉降量均在6 mm左右(小于20 mm),最大轨道高差为1.2 mm(小于4 mm),均小于规范所要求的控制值,表明以上施工参数建议值对于既有隧道沉降和轨道高差起到了很好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87.
为确保内河客船在夜间的安全营运,对客船夜航安全因素进行辨识,并将影响客船通航安全的因素分为人-船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港口因素和管理因素4类一级指标,建立内河客船夜航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各评价指标在权重分配中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影响.运用未确知度理论,处理客船夜航风险评价中评价因子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以天津海河为例,运用改进的未确知度模型对客船夜航进行综合安全评价.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船员适任、船舶适航、背景光强和船公司安全管理以及船舶安全管理等5个评价指标权重比值较大,海河客船夜航风险等级属于"一般"风险且置信度不低于70%.  相似文献   
788.
针对吉林市雾凇立交桥试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承载力试验未达到破坏荷载时,如何判定无特征点的缓变型Q-s曲线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问题,提出采用斜率倒数法、百分率法和港口工程桩基规范法等方法进行解释,并将其推算的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确定该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靠,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89.
更新公路建设理念的前提和核心是要更新设计理念,只有做到不断地更新设计理念,才能确保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90.
吴耀东 《北方交通》2007,(1):45-47,54
沥青结合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通过对8种沥青结合料经PTFO老化前后进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测定的车辙因子评价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车辙因子越大,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就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