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4篇
  免费   204篇
公路运输   4004篇
综合类   3197篇
水路运输   922篇
铁路运输   2526篇
综合运输   369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08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478篇
  2014年   683篇
  2013年   611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537篇
  2010年   562篇
  2009年   630篇
  2008年   577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452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379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高架,借鉴我国城市和铁路高架桥梁的设计经验,结合轨道交通的特点,提出了适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桥型方案和经济孔跨,并对设计进行了回访总结。  相似文献   
112.
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抗风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某主跨480 m的混合梁斜拉桥,地处台风多发区,风环境较为恶劣。根据设计情况,笔者采用空间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其动力特性,并对其抗风性能进行评估,得知其抗风稳定性满足要求。另外,对主梁的抖振、涡激振及斜拉索的风雨振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3.
浅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与钢混结合梁的优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与钢混结合梁在公路、铁路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京沪高速铁路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这两种梁型从结构、动力特性、施工、应用、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和总结,对这两种在勘察、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以及节约投资等,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4.
重庆单轨工程轨道梁的架设安装是工程施工难点之一.结合重庆单轨工程校新线的一段轨道梁的架设安装,介绍了因条件限制无法采用架桥机架设时,采用悬臂吊机架设PC轨道梁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5.
轻轨之最     
陆上最安全交通工具之一 “单轨是目前陆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仲建华先生告诉记者,轻轨的车厢和地铁基本一样,但走行部分却大相径庭,地铁的钢轨是搁在轨道上的,而轻轨是骑在轨道梁上运行的,侧面有稳定轮和导向轮,三面的轮子紧紧抱住轨道,相当于上了双保险,理论上讲,即使风驰电掣时出现故障,也不会脱轨、颠覆。  相似文献   
116.
通过对贝克曼梁和落锤式弯沉仪的操作方法,及其各自优缺点和数据处理方法的介绍,提出将二者结合运用的改进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7.
50 m T梁预制安装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葫芦河特大桥50mT梁的施工,主要阐述了50mT梁的预制安装施工关键技术,特别介绍了冬季施工条件下的采取的相关技术措施保证预制T梁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对比跨度32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用不同方法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碳纤维加固技术应用的适宜场合。研究结果表明:在抗弯加固方面,碳纤维加固更适合于原结构高度较小、配筋较少、荷载变化不大的构件;对于梁高大、配筋多、活载作用大的桥梁,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梁,因新增碳纤维的面积远远小于实体梁面积,加固后构件的刚度,钢筋应力的改善有限,其加固的效果不如预应力加固。采用黏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法基本无法提高实体梁的抗裂性能,但在梁体开裂后,碳纤维对梁体的裂缝发展有较好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19.
高速铁路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实体单元模拟桥梁及桥梁墩台、空间梁单元模拟钢轨、弹簧单元模拟桥梁与墩台及轨道之间的连接,建立梁—轨纵向相互作用三维有限元空间力学模型。以丰沙线永定河单线铁路桥梁、秦沈线沙河双线铁路桥梁对其进行计算验证。以秦沈客运专线32 m多跨双线整孔简支箱型梁桥为例进行纵向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在桥上双线对开,钢轨挠曲附加力有明显增大;列车在桥上单线制动,四根钢轨的制动附加力有较大的差别;列车在桥上双线对向制动,相比单线制动,钢轨制动附加力有一定程度增大,但增大得并不多。  相似文献   
120.
《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7928-2003)标准解读(续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 7.3.2联结装置中应有缓冲装置,其特性应能有效地吸收撞击能量,缓和冲击。该装置承受的能完全复原的最大冲击速度为5km/h。 新增条文。原标准4.2条虽然提到“列车在以相对速度5km/h冲撞下不出现残余变形”,但没有明确缓冲装置的技术参数。目前不同车型的车钩缓冲装置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速度差异较大,北京地铁目前大量运用的车辆基本仍为全动车.车钩缓冲器能够承受的最大冲击速度为3km/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