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99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31.
通过分析影响城市道路横断面方案选择的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并列关系或从属关系,建立了影响因素的多层次结构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提供了影响因素评语的确定依据;从而建立了城市道路横断面方案评价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2.
以深圳地铁4、6号线并行段为例,探讨地铁线路并行段换乘接驳问题。深圳地铁4、6号线并行段预留了三站两区间的换乘条件,基于规划条件及客流预测,对并行段的换乘方式提出两个比选方案,包括一次同向同台换乘方案、两次同台换乘方案(一次同向、一次反向)。综合考虑客流需求、工程实施难度以及对4号线运营的影响程度,推荐采用一次同向同台换乘方案。同时研究同台换乘的接驳改造问题,分析相关系统的改造方案及实施风险。结合项目后期的设计方案,建议类似线路在前期规划时,应以人为本、注重乘客换乘效率,并不断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3.
以和顺县境内一个特殊的T型交叉为例,介绍了交叉口的方案设计与比选过程,综合考虑了将来运营时行车的安全性、便捷性和管理容易性等因素,最终选择采用了环形平面交叉,介绍了该环形交叉口安全方面一些针对性设计.  相似文献   
134.
滑坡整治中抗滑桩的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既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为目的,对中、大型滑坡整治中广泛应用的抗滑桩进行优化设计。运用多目标决策模糊集理论,建立用于抗滑桩整治方案评价的目标(指标)特征值矩阵,并进行指标值归一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优选出具有多种属性和模糊特性的抗滑桩滑坡整治方案。通过确定决策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如强度、尺寸、配筋等)和优化算法,优选所选定抗滑桩细部结构,达到成本最低的目的。利用软件Matlab6.5求解非线性有约束多元函数的最小值。工程实例优化设计表明:通过优化抗滑桩整治滑坡方案和抗滑桩的细部结构,有效降低成本约16%。  相似文献   
135.
318国道安徽段高速公路原为白色路面,至2003年损坏严重,高速公路公司决定将白色路面改造为黑色路面。本文主要介绍“白改黑”设计中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加固方案的权衡与采用,以及初步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36.
由于引导城市空间结构、TOD开发、车辆基地选址等原因,城市外围段线路较长、客流效益较差。为缩短低效益路段长度、降低前期工程投资,提出不同线路的部分路段先期建成并贯通运营、后期适时拆分的设想,分析研究组合拆分适用的情形及实施方案。以天津地铁6、8号线组合拆分方案为例,综合考虑线路及周边实施条件、行车组织、土建投资及施工风险等因素,最终确定合理的方案。两线间的组合拆分方案有利于线网结构的灵活性,避免城市外围线路较长、运营效益不佳等情形。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形式,在不给远期工程实施及安全运营造成困难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近期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37.
研究集中式轨道交通运营指挥和控制中心的系统结构、功能和接口,为集中式的运营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8.
以某TYJL-Ⅱ型既有计算机联锁车站站改临时过渡为例,对既有线计算机联锁3种改造方案进行分析比对,提出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使工程投资、施工工作量、风险度最小化。  相似文献   
139.
Rockburst is one of the main disasters for tunnelling under high ground stress. Taking the rockburst section of Ping'an Tunnel with high ground stress, which is located on Chengdu-Lanzhou Railway, as the study object, this paper adopts combined methods of filed measurement, numerical analysis, and laboratory test, and with respect to rockburst development mechanism, energy density change and rockburst strength it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wo construction schemes (single-tube double-track tunnel system and double-tube single-track tunnel system) on the rockburst in deep-buried extra-long tunnels with high ground stress.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der relation of maximum energy density at various locations of the tunnel is Uside wall >Uhance >Utunnel face >Uvault, and rockburst easily occurs at the working face of the tunnel section to be excavated and both side walls of excavated and supported section; compared with vault, hance, side wall and other locations, more energy would be released at the tunnel face, and the stress release holes shall be reasonably installed in the process of excavation; the doubletube single-track tunnel system schem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ockburst intensity and the rockburst hazards, so as to better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rockburst. © 2022, Editorial Office of "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140.
结合邯济线复线工程的过渡,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两种无配线线路所设计方案,并介绍了6502电气集中联锁无配线线路所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