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6篇
  免费   152篇
公路运输   2347篇
综合类   2216篇
水路运输   120篇
铁路运输   124篇
综合运输   1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446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580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389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386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通过对国产及进口沥青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评价和筛选出了比较适合寒冷地区使用的沥青品种,即:盘锦中海36-1型110重交通沥青用于碾北公路沥青面层的施工。  相似文献   
152.
张芳 《交通标准化》2010,(23):75-76
通过RP2000沥青混合料的试验可知,RP2000可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同时改善低温抗变形能力。综合高低温性能,RP2000的最佳掺加量为沥青混合料的4‰~6‰。  相似文献   
153.
县级国、省道公路沥青路面维修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性质进行了分类,并对不同的病害分类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处理方法,为保证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一步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4.
该文针对软土地区城市道路地下管道对于沥青路面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管道周边和上部土基的模量对于沥青面层内部剪应力的影响,并与容许剪切强度进行了对比.提出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增加管道周边的土基强度,从而有效地避免沥青路面的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155.
对普通沥青混合料、常规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回收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及疲劳性能试验,对比了常规聚酯纤维与回收聚酯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中掺入2种聚酯纤维后,其路用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其中对高温性能和疲劳性能的改善幅度最大,而对水稳定性的改善幅度较小。回收聚酯纤维的路用性能改善效果弱于常规聚酯纤维。  相似文献   
156.
针对桥梁结构中经常使用的板式橡胶支座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简单分析,阐述了选用原则,并通过算例详细介绍了板式橡胶支座的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57.
针对橡胶沥青性能稳定,却由于缺乏配套的施工设备而无法在公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现状,对橡胶沥青洒布车的设计、开发及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得出:橡胶沥青洒布设备有利于橡胶沥青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8.
通过外掺混杂树脂、石棉纤维和滑石粉等材料,经过大量试验,对煤焦油沥青进行改性,制备出粘附性能好,低温柔性优良,耐久性好,适合于北方寒冷地区应用的防水材料,从而为传统煤焦油沥青在东北地区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9.
沿海高速留守营连接线属于二级公路,2008年建成通车,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沥青混凝土路面两种路面结构,路况很差。根据详细路况调查资料,分别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沥青混凝土路面提出了维修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0.
长寿柔性路面设计通常采用沥青层底极限拉应变和土基顶部极限压应变作为控制指标。现阶段极限应变指标参照室内试验结果确定,且数值相对固定。而现场路面结构层应变响应值受结构厚度、荷载、环境作用(温度及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服役过程中不断演化。以2条服役超过35年的柔性路面结构(屯门公路与吐露港公路)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服役阶段路面结构层在不同荷载、环境作用下的极限应变响应,探讨了柔性路面极限应变的大概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服役状态下,屯门公路高温状态下沥青层底的极限拉应变为376×10-6,土基顶部极限压应变为562×10-6;低温状态下上述极限应变分别降为87×10-6,249×10-6;吐露港公路高温状态下沥青层底、土基顶部极限应变分别为149×10-6,324×10-6,低温状态下上述应变分别降为50×10-6,156×10-6。在经过长期服役后,老化状态下2类路面沥青层底拉应变及土基顶部压应变均大幅降低。屯门公路在使用36年后,某些路段出现零星的疲劳破坏,而吐露港公路则没有发现疲劳破坏。极限应变计算结果表明,路面关键位置的应变受荷载、沥青层厚度、温度和沥青层老化状态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长寿柔性基层路面设计中,荷载、沥青层厚度、温度及沥青层老化状态等因素都应该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