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7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639篇
综合类   587篇
水路运输   89篇
铁路运输   96篇
综合运输   2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This paper addresses modelling, longitudinal contro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for heavy-duty vehicles (HDVs). The challenging problems here are: (a) an HDV is mass dominant with low power to mass ratio; (b) They possess large actuator delay and actuator saturation. To reduce model mismatch, it is necessary to obtain a nonlinear model which is as simple as the control design method can handle and as complicated as necessary to capture the intrinsic vehicle dynamics. A second order nonlinear vehicle body dynamical model is adopted, which is feedback linearizable. Beside the vehicle dynamics, other main dynamical components along the power-train and drive-train are also modelled, which include turbocharged diesel engine, torque converter,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retarder, pneumatic brake and tyre. The braking system is the most challenging part for control design, which contains three parts: Jake (engine compression) brake, air brake and transmission retarder. The modelling for each is provided. The use of engine braking effect is new complementary to Jake (compression) brake for longitudinal control, which is united with Jake brake in modelling. The control struc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upper level and lower level. Upper level control uses sliding mode control to generate the desired torque from the desired vehicle acceleration. Lower level control is divided into two branches: (a) engine control: from positive desired torque to desired fuel rate (engine control) using a static engine mapping which basically captures the intrinsic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turbo-charged diesel engine; (b) brake control: from desired negative torque to generate Jake brake cylinder number to be activated and ON/OFF time periods, applied pneumatic brake pressure and applied voltage of transmission retarder. Test results are also reported.  相似文献   
872.
汽车风洞试验地板边界层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傅立敏  靳春宁 《汽车工程》1998,20(1):60-64,51
本文介绍了用局部开槽内部吸气法控制汽车风洞试验地板边界层的新技术,这种方法使地板边界层厚度大大降低,而风洞仍保持好的流场品质及流场较均匀的特点。  相似文献   
873.
汽车碰撞砼护栏过程的简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军 《汽车工程》1998,20(4):233-238
将汽车与砼护栏间化为刚体。首先从阿沛尔方程出发,以刚体重心速度和刚体角速度作为准速度推导刚体碰撞方程。  相似文献   
874.
提高汽车耐撞性的能量吸收结构撞击吸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安全法规对车辆的耐撞性能提出了要求,性能优越的能量吸收结构可以有效地改善汽车的耐撞性能。文中研究了多种金属材料的薄壁圆柱管沿轴向压缩的历程,总结了轴对称叠缩型、过渡型、非轴对称叠缩型和翻裂型4种典型的破坏模式,它们与能量吸收机理和冲击历程紧密相关。比较了不同类型吸能结构的缓冲和吸能性能,并对这类能量吸收结构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75.
汽车撞行人模拟计算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陆秋明  黄世霖 《汽车工程》1999,21(3):177-183
用计算机模拟车撞行人运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描述多体系统,建立了一种以刚体质心加速度和刚体角加速度为待解变量,以较间广义坐标为积分变量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以该方法为理论基础,开发了汽车碰撞人体运动响应三维模拟计算软件系统MUL3D。运用该软件系统对汽车撞行人运动响应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比模拟计算结果,真实交通事故和著名的MADYMO软件计算结果,初步证实该方法和该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876.
车辆传动系多工况随机载荷谱的统计处理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欣  项昌乐 《汽车工程》1999,21(4):232-237
本文对传动系统多工况二维随机载荷谱的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包括幅值和均值二维分布函数的获得及检验,多工况的载荷频次的分配问题,以及从原始载荷谱向程序说转换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77.
车辆沙地通过性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聚德 《汽车工程》1996,18(2):103-107
本文从车辆沙地通过性的基础研究、提高车辆沙地通过性的途径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该项研究中的几个关键性技术问题和初步研究结果,并提出了一些新设想。  相似文献   
878.
王瑞  高宇飞 《汽车技术》1995,(4):44-47,54
汽车发动机双时无负荷测功仪是为适应当前汽车修保体制向着定项检测,视情合理的方向发展而研制的一种不解体检测发动机动力性能与磨损状况的仪器,其测量结果是科学评判发动机修保质量的有效指标和诊断发动机故障的可靠依据,可广泛用应用于汽车运输,修理行业和科研部门,对该项目的研制技术背景,理论方法,仪器的电路原理及现场实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879.
非接触车速仪车速误差的分析及采样时间的自适应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振峰  关健 《汽车技术》1995,(10):32-34
通过对车速仪测量速度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分析了动态情况下速度采样时间、距离脉冲当量与速度误差的关系,给出了速度误差的计算公式,提出了用采样时间的自适应调节,提高动态测量精度及具体应用的方法。还对各工况下的速度采样时间及误差进行了计算和比对。  相似文献   
880.
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大气腐蚀以及道路防冻盐和海洋气氛对汽车车身的腐蚀,迫使世界各国的汽车生产厂家越来越多地使用表面处理钢板。针对汽车生产需求的变化,近十年来,世界各国在表面处理钢板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进行了许多重大改进,研制、开发了一批新型的汽车用表面处理钢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以及我国汽车用表面处理钢板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