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99篇
综合类   76篇
水路运输   47篇
铁路运输   85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包珺  童辉云  乐毅成 《船电技术》2010,30(12):58-60
本文对单级双吸中开离心泵的提速方案进行了汽蚀余量、振动和噪声等性能分析,并给出结论。实践证明,提速方案既保证了机组性能,也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02.
建立了活塞系统工作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和油膜润滑方程,并根据实测的解放CA6102汽油机的气缸压力对活塞二阶运动进行了计算。通过分析不同情况下活塞的无量纲横向位移和无量纲横向加速度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得出了影响发动机运转噪声的实质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3.
提出了Ansys基于一点加速度时程分析方法,并用此方法对滨州黄河大桥最长的一根斜拉索N26进行脉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计算,包括计算原理和建模过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4.
一种引入距变率和角变率的卡尔曼滤波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可以观测距变率和角变率的雷达观测系统提出了在三维空间中引入距变率(径向速度)和角变率(角速度)的伪线性卡尔曼滤波算法。针对匀速直线运动目标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目标,将新提出的算法和传统算法进行仿真,当引入距变率和角变率时,其收敛速度加快,收敛精度提高,改善了跟踪性能,具有工程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基于混沌高效遗传算法优化SVM的交通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交通量预测本身所存在的小样本、非线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了基于RBF核函数的SVM交通量预测模型,采用基于混沌映射和加速遗传算法的混沌高效遗传算法对SVM模型参数C,ε和δ2进行优选,结合某市1978~2008年交通量实测资料进行了仿真验证,与GA-SVM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仿真预测结果对比表明:该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可有效应用于城市交通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6.
以D38钳夹车的动力学试验数据和运输大型设备过程中的监测数据为依据,通过统计分析,对现行D型车的横向、垂向振动加速度的评价指标合理性进行分析验证,得出结论。现用的D型车的振动加速度评价指标是合理的,符合保证运输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提出平面运动刚体加速度瞬心与定轴转动刚体的加速度中心的相似性 ,给出按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中心的特点求平面运行加速度瞬心的方法。加速度瞬心的四种特殊情况。以实例说明加速度瞬心在运动学中的应用 ,加速度瞬心与相对运动动量矩定理结合在动力学中的应用 ,一些问题求解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108.
杨绍清 《中国铁路》2006,(12):10-15
陇海线西宝段作为西部路网惟一的200km/h提速改造工程,使西安铁路局站到了既有线提速改造的先进技术最前沿。西宝段在线路基础、电务设备、牵引供电设备、车辆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开行200km/h动车组的需要。在提速改造工程中,西安铁路局注重引进消化吸收,从线路基础、电务系统、牵引供电系统以及动车组检测设备等方面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为解决开行200km/h动车组条件下的运输组织、调度指挥、车流调整、接发列车、旅客乘降组织,制定了陇海线西宝段提速改造工程的重点推进计划,确保提速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9.
地铁动车组主要参数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动车组动车数/车组总车数的合适比例问题,主要从粘着利用、加速度、爬坡能力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以试验和计算结果为依据,从技术和经济角度阐述了如何正确选择车组的编组方式和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10.
路肩隆声带警示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涛  潘学政  梁明进  魏朗  张伟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8):140-143,148
使用Wirtgen W600DC型铣刨机在试验路段上设置了5种形式的路肩隆声带,采用驾驶员头部位置处的噪声值、地板和座椅处的振动加速度值作为测量参数,进行了3种车型(轿车、中型客车、重型货车)的道路试验,建立了路肩隆声带警示效果与结构参数间的经验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在隆声带条件下,噪声增大了8~23 dB,且在车速为25km/h时出现峰值,在车速大于40 km/h时,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大;车辆地板加速度均方根值平均增大4~7倍,车辆座椅加速度均方根值平均增大2~3倍。车辆地板和座椅加速度,在隆声带深度大于14 mm时增幅较大,且对于同一结构尺寸的隆声带,在车速为20~35 km/h时出现波峰,在车速大于40 km/h时,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大。最后,在保证路肩隆声带警示效果以及使用安全性的条件下,提出了适用于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路肩隆声带合理结构参数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