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4篇
  免费   314篇
公路运输   670篇
综合类   758篇
水路运输   1183篇
铁路运输   426篇
综合运输   9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1.
秦力 《交通科技》2012,(2):104-106
结合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张坂片区的具体情况,从一般路基设计、软土路基处理、路面结构层设计等角度对该片区张经12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进行了初步设计方案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2.
广州港沙角水域发生了两起大型拖带船组碰撞锚泊船的事故,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从两起事故的共同点出发进行了详尽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在狭窄水道进行大型拖航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13.
林强  陈一梅 《水道港口》2008,29(1):72-76
应用神经网络BP算法对杭州港的吞吐量预测实例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网络各种参数的调试与组合得出,当隐含层节点数为15,训练控制误差为0.035,分级迭代级数为4级,平滑因子参数为0.2,学习速率参数为1.5时,网络性能最佳。将网络预测结果与时间序列和回归分析2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神经网络方法在短期预测中要优于传统方法。通过对模型预测误差产生原因的简要分析,得出神经网络方法并不适用于吞吐量长期预测。最后对其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4.
在分析插值滤波器和均衡器的基础上,讨论了一种自适应插值的定时恢复算法,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优于拉格朗日插值算法和LMS均衡算法.该算法在完成了对定时误差的插值运算的同时,也消除了衰落引起的码间干扰,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5.
长江中游戴家洲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分析研究戴家洲河段演变规律与碍航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河段总体工程整治方案和一期工程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16.
结合实际施工经验,就非开挖施工过程中钻机的吨位选择、导向钻孔曲线设计给出了简单易行的方法;从液压系统的保养、发动机的保养、橡胶履带的保养3个方面对钻机的保养方法进行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117.
论述了非冲积性滩险类型、基本成因、滩险碍航特点、水流特性及其分析方法。通过滩性分析可以确定滩险成滩水位、最凶水位、消滩水位(流量)的成滩出现时期及滩段凶、险的定量概念。结合滩段地貌、地形特点,确定碍航水流具体成因,并据以制定整治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8.
周青  傅晨曦  韩大章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08-110,M0012,M0013
综合考虑实际工程的建设需要,针对拆除重建引桥、净空受限拼宽桥、互通支线上跨桥几种典型的改扩建应用场景,分别从桥梁适用性、经济性、耐久性等方面对潜在的应用桥型进行方案比选,从而确定不同应用场景中合理的桥梁选型,对钢与组合结构桥梁在中小跨径建造和应用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9.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用AIRPAK软件对10000TEU级集装箱船中的一个货舱在不同工况下的舱内通风效果进行模拟,从而合理的选择风机,达到最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0.
张耀平 《隧道建设》2020,40(3):299-305
为早日建成跨越渤海海峡的快速通道,首先,介绍科学的比选方案,并提出海底真空管道高铁概念,分析其优缺点;然后,根据 渤海海峡海况与地形地质特征,建立通道范围内烟台—大连间A、B、C、D 4 条可能路径的平面线路走向和纵断面模型;最后,通过线 路方案比选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海底高架、沉管铺设或海底浅埋是较为经济、理想的方式,优于海底隧道; 2)A 线全长约110 km,经由海域最深处88 m,50%以上线路需要按海底隧道真空管道方式建设; 3)B 线全长约106 km,海底平缓,最深处67 m; 4)C 线全长约134 km,最深处66 m,自然纵坡小; 5)D 线全长约173 km,最深处51 m。建议将B 线、C 线作为海底真空管道高铁线路重 点方案予以论证和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