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25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33篇
铁路运输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文章针对可调桨桨叶在受到重大损伤经焊补修复后对桨叶螺距和可调桨静平衡的检测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设计适合可调桨修理专用的检测装置,成功地消除可调桨所存在的螺距和静不平衡量偏差超差的缺陷,有效地提高了可调桨修理的检测精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新型造船活络头通用胎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架是制造船体曲面分段和曲形立体分段的形状胎膜和工作台,是造船中使用最普遍、最重要的必备工装,分为专用胎架和通用胎架两大类。其主要作用是在分段制造过程中支撑分段、保证分段曲形正确和控制装焊变形。本文在分析数字化通用胎架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造船活络头通用胎架,并介绍了该胎架的设计方案,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用于船体外板成形检验的数控样条多点自动成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船厂对船体外板的成型加工仍然采用处于人工作业状态的三角样板与活络样条,这与现代造船模式—数字化绿色造船发展趋势极不相符,亟待革新。文章分析了当前船厂所用的三角样板、活络样板生命周期中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的板材成型检验工具——数控样条,对其多点自动成型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并通过精度检测实验验证了应用该技术研制的数控样条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4.
为风力发电变浆距系统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针对风力机变浆距系统的非线性、参数变化等特性,充分利用变结构控制对被控对象的模型误差、对象参数的变化以及外部干扰有较良好的不敏感性的优点,在充分考虑风力机变浆距系统的阻尼系数后,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最后通过系统仿真,表明了所提出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
以陕甘界至永寿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勘察、地基处理为出发点,系统地介绍了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原则、进行路基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等,对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上修建高速公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设计出一种托架可调节,能应用于不同步距支架平台施工的新型装配式施工平台.该施工平台由可调节式托架、可伸缩式防护栏杆和插销式扣件3部分组成,结构简单,安装拆除安全方便,可循环应用于各种施工平台,因而能大大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87.
永磁调节式磁流变阻尼器具有不需电源和阻尼力可调的优点。该文通过试验研究了该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性能,针对长沙浏阳河大桥拉索振动问题,提出了永磁调节式磁流变阻尼器拉索减振方案。现场减振试验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阻尼器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88.
可调涡轮喷嘴导流叶片气动转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测力传感器对可调喷嘴涡轮的喷嘴环调节机构的驱动力进行了测量。在考虑了喷嘴环气动转矩的传递过程后,通过换算,求出了气动力作用在喷嘴导流叶片转轴上的转矩。经过重复试验测试,试验结果具有可重复性,证明该测试方法简单有效。由试验得出,在导流叶片开度相同条件下,气动转矩随涡轮中气体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流量相同的条件下,气动转矩随导流叶片开度的减小而减小,甚至会改变转矩方向而为负值。此结果为设计喷嘴环调节机构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采用CFD方法对导流叶片气动转矩在发动机全工况范围内的变化进行研究提供了数值基础。  相似文献   
89.
本文建立了柴油机优化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优化程序;在柴油机工作过程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对机车用16240柴油机的几个可调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可使其油耗率降低约3%.  相似文献   
90.
高速列车二系横向阻尼连续可调式半主动悬挂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天棚阻尼控制原理的阻尼连续可调式半主动悬挂系统由4套阻尼连续可调式半主动减振器、2个两轴加速度传感度和1套检测、控制及故障诊断系统等组成。利用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UM,建立某型高速列车的虚拟样机模型(包括二系横向被动状态和二系横向阻尼连续可调式半主动悬挂状态),分析高速列车二系横向采用阻尼连续可调式半主动悬挂对改善车体横向振动性能的效果,从而确定天棚阻尼系数取150kN·s·m-1比较合适。为了开展阻尼连续可调式半主动悬挂系统样机的台架性能试验,采用软件UM建立了样机的简化试验台架仿真模型。5个试验工况下的台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被动悬挂相比,半主动悬挂下的车体加速度均方根值改善了19.8%~37.8%,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标改善了8.1%~15.0%,说明高速列车二系横向采用阻尼连续可调式半主动悬挂系统可以实时切断加速车体横向振动的阻尼力和实时提供衰减车体横向振动所需要的阻尼力,从而提高高速列车的横向运行平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