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7篇 |
免费 | 9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86篇 |
综合类 | 345篇 |
水路运输 | 413篇 |
铁路运输 | 155篇 |
综合运输 | 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60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105篇 |
2011年 | 94篇 |
2010年 | 97篇 |
2009年 | 84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133篇 |
2006年 | 108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01.
基于动车组车体实际结构,构建了高速动车组升弓过程的电路分析模型,解析了过电压在各车体上的传播及折反射特性,在现场开展了试验测试,理论结果与实测结果波形基本一致,过电压幅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2.
采用列车气动性能动模型试验装置,对高速列车以不同速度进出车站气动性能进行研究,模型缩比为1∶20,列车采用2车编组。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头部或尾部通过瞬间,将会引起车站顶棚处空气压力发生突变,形成具有破坏性的瞬态冲击压力波;车站顶棚不同测点的压力随着车体壁面距测点的间距增大而减小,且列车进站时引起的测点压力系数幅值比出口大5%左右;当两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不仅列车通过测点会引起较大的压力波动,而且两列车交会瞬间也会产生剧烈的交会压力波,使得测点瞬变压力曲线显著不同于单车通过测点情况。 相似文献
103.
赵晓玲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4,(5):30-33,44
由于加筋挡土墙填土与加筋带之间的摩擦特性和界面剪应力复杂,通过模型试验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为加筋挡土墙的稳定性计算分析提供试验依据和参考。在不同上覆压力和填土密度条件下,对不同长度加筋带进行了拉拔模型试验,分析得到了加筋带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加筋带与填土之间的摩擦特性。研究表明,随着上覆压力的增大,筋带破坏时的极限拉拔力增加,破坏形式由滑动破坏转变为断裂破坏,填土的固结作用使填土对加筋带的摩阻作用增强,并通过试验合理确定了考虑握裹力影响的综合似摩擦系数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04.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7,(12):131-136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列车在路基段运行时引起的周边环境地面上的竖向振动特性和传播规律,进行现场试验和数值分析。实测结果表明:高速铁路路基段周边环境地面不同距离测点的Z振级均小于78 d B,振动并没有随距离衰减,只是在距离外轨30~60 m范围内有减弱;距离线路外轨30 m外的环境振动的频谱主峰频率以小于10 Hz的低频为主;振动频谱中并没有显现出高频振动衰减快、低频振动衰减慢的规律。基于FLAC3D的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分析群桩加固区对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路基段采用群桩基础对地基进行加固,可有效降低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对路基段周边环境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106.
通过物理试验研究双色波传入细长港池并激发港池低频振荡,合理的试验布局降低了波浪二次反射对造波机的影响问题。利用快速Fourier变换和小波变换方法分析双色波在港内的幅频响应以及波浪能量的时-频分布情况,并利用小波二阶谱分析港内波浪不同成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过程。结果表明:当双色波短波频率对应港池不同共振频率时,通过波浪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二阶长波在港内响应幅值不同;短波频率对应港池较低共振频率时,波浪会在港内聚集更多的能量;二阶长波以及高次谐波与双色短波之间呈复杂的非线性能量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107.
108.
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耐压和密封是非常关键的两方面,基于SolidWorks软件对324型AUV耐压舱体进行了设计与仿真校核。综合考虑薄膜理论和不连续效应,根据NSGA-Ⅱ算法实现多目标优化,确定出直舱和封头的基本尺寸,利用美国海军试验水槽公式和稳定条件进行初步验证,以保证强度和稳定性。根据得出的几何尺寸在SolidWorks里完成三维建模,并在Simulation模块中完成数值模拟仿真,最终对舱体进行实际耐压试验,将结果和理论计算、软件仿真进行对比。针对直舱段舱体不同尺寸和材料进行了三维建模和数值仿真,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09.
110.
结合海南东环铁路项目基地与现场钢轨闪光焊接实例,介绍闪光焊接的施工工艺和参数确定。分析不合格焊接接头原因和现场、基地闪光焊两者的区别。总结闪光焊焊接技术和质量控制,提高钢轨闪光焊接合格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