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从海权意识培养看航海院校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既从历史的视野中指出没有海权意识、没有海权战略思想的国家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展现加强海权意识对于和平崛起的中国的重要性,又从中国海权现状说明加强海权意识教育是保卫中国海洋主权和发展中国海洋经济的现实需要.本文强调指出:加强海权意识教育,增强海洋观念,是航海类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航海院校要清醒意识到加强海权意识教育是新时期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历史重责,海权意识教育是航海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BRM中团队意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开放性与自主性的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方式的引入,拓展了学员意识品质和团队协作的培养途径,提升了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相似文献   
13.
陇中干旱文化初探-以通渭文化研究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渭作为陇中地区的一个县份,特别干旱和贫苦,文化上形成了一系列非常鲜明的特征,表现为传统教育的滞重、切肤之饥饿意识、迷信神鬼、蝜蝂的命运、特别的坚韧等诸多方面。这些文化特征也是陇中地区干旱文化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文化特征也可向周围附近地方伸延。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阐述公民意识涵义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塑造状况给以描述,并从环境和文化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意识在培育和塑造过程中存在不足,应从优化市场经济、完善政治体制和成熟公民文化的涵养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而目前我国大学生法治信仰缺失,高校法治教育发展滞后,应在现代法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让法治成为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方式,让大学生成为全社会遵纪守法的模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ERM理念为基础确立了评价指标,以情景意识和公司安全文化意识为依据对轮机长的综合素质进行分析。各个指标权重的确立是采用全方位专家调查问卷结合层次分析法,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完成了一套轮机长综合评价体系。最后,用VB6.0编程并用其进行实例验证。文章提出的轮机长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研究更加全面,对航运企业的轮机长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传感器合作网络态势感知效能度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浩  张东戈  杨虎  孟辉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4):36-40,80
网络中心化作战环境下,良好的合作性是部队战斗力提升的关键。针对多传感器合作网络缺少态势感知效能量化度量的现状,构建了多传感器合作网络模型,分析了决策节点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推导了多传感器合作网络态势感知效能度量公式,定义了合作规模的概念,分析了合作规模对态势感知效能的影响及制约合作规模大小的因素,指出了扩大合作规模和提升态势感知效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安全态势感知精确度和降低其复杂度,加强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态势预测方法,并研究了基于径向基函数和遗传神经网络的态势动态预测方法。神经网络可通过自学习和非线性映射以任意精度逼近函数关系,具有高度灵活可变的拓扑结构及很强的适应能力,对于中、短期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人类态势感知活动的实际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识别和序贯分析相结合的综合态势感知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效能进行了简化分析,对态势感知系统的相关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战场态势的相关概念、内涵更加广泛,对战场态势感知提出新的挑战。对战场态势、战场态势感知、战场态势可视化等概念进行了综合辨析与论述,结合信息技术的新发展,探讨了战场态势感知的相关支撑技术,为明晰战场态势的概念以及把握战场态势感知的技术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