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4篇 |
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67篇 |
综合类 | 115篇 |
水路运输 | 33篇 |
铁路运输 | 95篇 |
综合运输 | 4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112.
113.
在舵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使舵满足规格要求,使舵与船能更好地匹配,采用了直接计算法确定半悬挂平衡舵的构件尺寸,并对其强度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114.
朱嘉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10):11-13
为最大化利用社会资源,苏州轨道交通在首条线路自动售检票(AFC)系统设计和网络化建设中兼容了PBOC1.0标准的苏州通卡。阐述了兼容"苏州通"项目需解决的"苏州通"不支持复合消费、预留票务空间不足、发行批次多、发行数量多、天线参数不一致等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苏州轨道交通AFC系统在建设过程中通过硬件、软件的针对性设计,克服了兼容老规范票卡、统一读写器处理流程、实现票卡互联互通等难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5.
基于列车实时数据协议的以太网高速通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列车通信网络中过程数据与消息数据传输的需要,在可扩展处理平台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列车实时数据协议(TRDP)的以太网网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片间总线接口方法,实现了对过程数据和消息数据的实时交互,解决了传统片间总线速率低的问题;同时利用串并联端接电阻,从硬件上改善了高速片间总线的信号完整性,保证了高速模式下过程数据与消息数据的实时交互;在所搭建的研究测试平台上,实现了TRDP对过程数据的高速传输。 相似文献
116.
基于斯科特变压器的新型同相AT牵引供电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三相严重不平衡造成各供电区段需要用分相绝缘器分断,从而制约了高速、重载铁路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基于斯科特变压器的新型同相AT牵引供电系统,阐述了平衡变换原理及控制和补偿电流实时检测方法,仿真证实该文提出的平衡方式、检测与控制方法是正确的,同相供电系统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7.
车种代用现象在我国铁路行业普遍存在,它对技术计划中的空车调配计划以及装卸车计划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首先阐述国内外近年来的车种代用研究现状,指出车种代用下的空车调配模型存在计算收益不准确和非均衡运输的缺点,通过模型的修正避免了车辆积压。基于时空网络原理,提出车种代用下的重空车调配综合优化模型,模型强调均衡运输,兼顾重空车流接续,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新模型克服了原模型的缺陷。通过两个模型的算例比较分析,新模型在代用策略和优化方案上更优于原模型,对技术计划的编制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8.
王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3)
基于现有技术,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很难实现票种的快速设计和发行。针对现有车票卡片结构设计以及票种处理方式的不足,提出了全新的卡片类型结构设计思路和车票交易处理流程设计原则。将票卡类型参数划分为6个区组,并通过各区组的信息组合实现票种信息描述。避免了新增票种带来的各类开发问题和成本压力,可帮助运营公司节约大量的开发费用,以有效缩短新增票种上线时间。 相似文献
119.
苏州轨道交通AFC系统中票卡读写器的设计存在软件开放性不足、硬件选型落后,以及对技术标准的执行不严等问题,对AFC系统的建设管理及后续维护等带来了一定影响。为此,在分析现有读写器软硬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读写器设计方案,并通过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0.
徐高峻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7(11)
金融IC卡由于交易速度、结算方式等瓶颈尚未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使用.通过制定技术指标、新增系统接口等技术手段在上海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内逐层进行改造,以“标准先行”、“方案制定”、“应用测试”、“试点运行”、“投产实施”进行过程控制,完成上海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金融IC卡应用改造.该项目实施后不仅增加了一种车票支付类型,同时也开拓了金融IC卡的应用领域,提升了城市金融产业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