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144篇
综合类   119篇
水路运输   82篇
铁路运输   60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71.
李雅洁 《专用汽车》2012,(11):104-105
介绍了一种用于保证加工气缸体曲轴孔精度要求的翻转夹具的结构原理与设计方法。经实际使用证明,该夹具对气缸体曲轴孔的加工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72.
小净距双洞隧道下穿建筑物爆破振速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轨道交通五号线石新路站-石桥铺站区间隧道属矿山法小净距双洞隧道,下穿众多建筑物。采用节能环保水压爆破技术,辅以分部、分次施工方法,结合延时爆破控制技术,通过不断优化钻爆设计参数,加密减振孔数量或加大直径,利用水压爆破降尘减振优点,采取信息化监测技术手段,控制爆破振动对环境影响。通过优化钻爆设计,有效控制爆破振速,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爆破振速达标可控。为解决隧道下穿建筑物爆破振速控制技术难题,采用减振孔+水压爆破+延时爆破技术,得出结论即最大振速集中在掏槽眼,其中3个方向振速垂向最大、径向次之、切向最小,且隧道下穿后比建筑物正下方振速大,采用水压爆破比常规爆破振速降低13%~22%,增设减振孔比水压爆破振速降低16%~28%。  相似文献   
373.
徐俊峰 《都市快轨交通》2005,18(4):121--125
主要介绍北京地铁5号线蒲黄榆车站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技术,指出浅埋暗挖地铁施工要遵循新奥法原理,以量测信息指导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374.
采用改造的平底端螺旋槽丝锥加工及微乳化液的冷却、清洗,解决了化油器PZ19本体盲孔螺纹加工的难点,对盲孔螺纹的加工质量及丝锥寿命有明显影响,大大提高了合格率。经实践证明,该工艺改进具有很好的使用性,可使加工综合成本明显降低。随着湛江德利化油器有限公司向汽车零部件的转型,该方案还有待在汽车零部件方面进一步验证及改进。  相似文献   
375.
本文研究了压力梯度对于流水孔阻力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方法编排了流水孔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案,将计算结果逐步回归,给出了流水孔阻力系数的经验估算公式,并用某型实艇流水孔作算例,验证了回归公式的实用性,发展了预报潜艇流水孔补贴系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76.
文章系统研究隧道施工掌子面内空气中有害物质分布状况与工序的关系,分析各有害物质的成分及漂浮颗粒物的漂浮状态,得出柴油车尾气颗粒物(碳烟)和粉尘是隧道内最主要的接触污染物的结论.通过施工通风将这类污染物置换出隧道的做法是不经济的,建议重新修订施工通风需风量的计算原则,将漂浮物洞内进行降尘处理,从而改善洞内施工环境,延长独头掘进长度.  相似文献   
37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潜孔钻配合旋挖钻的工艺流程:使用潜孔钻先对桩位进行预钻孔,将孔底坚硬岩体分割为较破碎的岩体,并用入岩旋挖钻再进行钻孔,以提高钻孔的进尺速率和功效。  相似文献   
378.
在目前桥梁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桥梁钻孔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但坍孔问题却给该技术效能的有效发挥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79.
桑林军 《交通标准化》2012,(16):136-138
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探讨钻孔灌注桩坍孔的危害,对钻孔过程的受力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塌孔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坍孔进行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施工效果,可为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0.
将道路交通系统简化成由人车体子系统、道路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3个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在事故过程分析基础上,提出事故黑点形成必须具备的4个条件,即存在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具有感染性、感染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因素必须具有一定的集聚度.将人车体作为感染原生体,道路和环境因素作为感染源,构建事故黑点双因素二次感染生成模型,并给出危险率δ的置信区间近似解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扩展为多因素模型.论文最后根据某一级公路主要交通事故黑点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