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183篇
综合类   683篇
水路运输   83篇
铁路运输   44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共刺激分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B7 1(CD80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学及免疫基因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了 7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共刺激分子B7 1及MHCⅠ、MHCⅡDR分子的表达 ,并与自体瘤苗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MHCⅠ类分子表达均阳性 (10 0 % ) ,MHCⅡDR分子表达阳性率为95 %。B7 1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5 )及多发性骨髓瘤 (MM)表达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 6 9%和 10 0 % ,而在粒细胞起源的白血病几乎无表达。这与自体瘤苗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基本符合 ,即疗效好的M5和MM病例 ,其B7 1表达均阳性 ,而B7 1阴性者几乎无疗效。结论 缺乏共刺激分子 (如B7 1)是血液肿瘤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 ,可能是人类血液肿瘤的发病机理之一 ;B7 1介导的免疫基因治疗将成为治疗人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Melatonin(Mel) ,anindoleamineprimarilyderivedfromthepinealgland ,issecretedduringthehoursofdarkness.Melactsasahormonalconduc tionof photoperiodinfluencedbytheseasonanddailyphysiologicalrhythms.Thefunctionofmelinhumansisobscure .However ,melhasattainedprominenceasatreatmentfordisturbedcircadianrhythmsandsleeppatterns ,hasenhancedthefunc tionofimmunitysystem[1] andhasinhibitedtumorgrowth[2 ] .Thepreviousstudieshaveindicatedthatmelcombinedwithotheranticancerdrugscanin creasetheefficiencyanddecre…  相似文献   
93.
甲状腺癌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和P53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和P5 3基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6 0例甲状腺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 1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hTERT和P5 3的表达。结果 hTERT和P5 3阳性率在甲状腺癌中增高 (P <0 .0 5 ) ;hTERT与P5 3阳性率在未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或Ⅲ、Ⅳ期病例中增高 (P <0 .0 5 ) ;hTERT表达与P5 3表达具有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hTERT与P5 3的过度表达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P5 3突变在转录水平上调控hTERT基因的表达 ,激活端粒酶可能是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阶段 ;hTERT和P5 3在甲状腺癌中表达的变化可用于评估其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4.
通过有限元建模,对列车电池箱进行冲击载荷的有限元分析,得出各个方向冲击应力和箱体变形,并和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为进行电池箱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d,SSd)对大鼠实验性肝癌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间断小剂量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灌胃诱发大鼠肝癌模型,将9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10只)、肝癌模型组(20只)、SSd大、中、小剂量组(2.0、1.5、1.0 mg/kg,各20只),SSd治疗组在建立肝癌模型的同时,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SSd,实验16周后停止给药,实验第18周处死所有大鼠,比较各组大鼠体重的改变,检测血清肝功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α-L-岩藻糖苷酶(alpha-L-fucosidase,AFU),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SSd各剂量组与肝癌模型组比较,血清各项肝功指标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SSd大剂量组(P<0.01);同时SSd治疗组与肝癌模型组相比,肝脏病理组织学镜下观察,癌细胞分化程度高,异型性低。结论SSd对大鼠实验性肝癌形成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6.
针对C-mycmRNA第二外显子起站码AUG及下游4个密码子设计合成了反斗、正义及错配寡核苷酸(ODNS),并对合成的ODNs进行了疏代磷酸化修饰。在人肝癌细胞SMMC-7721培养体系中,对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①与正义和错配ODNs相比较,反义C-mycODN有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的作用;②该生长抑制作用随ASODN剂量增加而增强,随ASODN作用时间而变化;③流式细胞计数仅测定证明反义C-mycODN主要阻断肝癌细胞增殖周期的G1到S期。结果提示:反斗C-mycODN在体外有序列特异性和细胞周期特异性抑制人肝癌细胞的生长作用,且该抑制作用与ASODN作用时间及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针对于胰腺癌K ras基因点突变的反义寡核苷酸对靶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脂质体将人工合成的针对于K ras基因第 12位密码子点突变的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胰腺癌细胞株PC 2 ,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靶基因的表达。结果 转染 4 8h后 ,反义寡核苷酸作用组胰腺癌细胞株PC 2的ras蛋白和K rasmRNA的表达程度较正义组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针对于K ras基因点突变的反义寡核苷酸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胰腺癌细胞 ,对靶基因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及MCL-1mRNA在宫颈癌、癌前病变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宫颈鳞癌、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IL-6和MCL-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组织中MCL-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IL-6和MCL-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CIN组织(P<0.01),且IL-6和MCL-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566,P<0.01);MCL-1蛋白与MCL-1mRNA表达呈正相关性(r=0.772,P<0.01)。结论IL-6和MCL-1的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共同调节作用,这一发现有助于对早期癌前病变的筛查,并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了一个细胞因子靶点。  相似文献   
99.
长江流域水质演变过程可看成是一个具有多节点,向下流关联的复杂网络系统。本文运用统计学的统计推断原理及复杂系统理论,对长江近两年的水质情况作定量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0.
从连续体形状优化设计的角度,提出了基于主-从映射关系的网格刷新技术,从而消除了形状优化设计中可能产生的单元形状畸变。开发的齿根弯曲应力分析系统——GBSA,由自然设计变量控制待设计区域的网格,为形状优化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接口,对高速机车牵引齿轮的优化设计表明,该系统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