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415篇
综合类   153篇
水路运输   108篇
铁路运输   372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针对列车制动过程存在的复杂性、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等因素,通过分析影响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用于列车制动控制的BP神经网络模型。以货物列车为仿真对象,在Matlab环境中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控制安全性好、停车误差小,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算法运用于列车制动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2.
完成了基于扭矩的控制模型匹配标定,包括驾驶员需求扭矩模型匹配标定,摩擦扭矩和泵气损失扭矩匹配标定,每缸进气量与平均指示压力关系匹配标定,点火角效率损失和空燃比效率匹配标定,节气门模型匹配标定,空气系统模型匹配标定。标定结果表明,随着转速和平均指示压力升高,摩擦损失逐渐增加。随着冷却水温的降低,摩擦损失逐渐增加,随着进气量和转速的增加,泵气损失增加,平均指示压力和每缸进气量基本为线性关系。自主开发的控制系统经过匹配标定,能精确控制发动机稳定运转,表明开发的控制系统能达到预定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83.
开发了基于扭矩的控制模型,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型、扭矩模型、怠速模型、节气门模型、空气系统模型、起动控制模型等。为了验证基于扭矩的控制系统,将基于扭矩的控制系统写入自主开发硬件,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发动机起动迅速,起动时间在3 s以内。怠速转速稳定,怠速转速波动在±10 r/min以内。进怠速和出怠速时过渡平滑。瞬态工况过渡平滑,发动机最高转速运转稳定。基于扭矩控制模型扭矩控制精度在5%以内。试验结果表明自主开发的系统控制功能基本完备,能较好地满足扭矩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84.
针对某中型货车制动时前轮摆振现象,从理论上分析了前轮摆振的产生机理,先对振动现象进行检测分析,再改进制动器的结构,然后通过整车试验和制动器台架试验对改进进行了验证。试验和分析的结果表明:制动时前轮摆振是车辆制动过程中前制动器的制动力矩波动造成的,与制动器结构有关,通过改进制动器这个摩擦系中的摩擦体的刚性,不仅可以消除制动时的前轮摆振,同时还可大幅提高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185.
电磁制动器是应用于拖车上的一种新型制动器,保证其下长坡时制动性能的稳定性非常重要。通过分析电磁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确定电磁体的主要磨损部位,采用ANSYS对电磁体各部位的温度场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得出结论:在长坡制动工况下,由于对流散热的作用,电磁体铁芯和填充材料是温度较高的区域,上壳体温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6.
本文主要结合我公司德龙6×4牵引车,对汽车产品在装配及调整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较为全面、仔细地识别与分析,通过对该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使产品系列的技术特性一目了然,而且也为技术及装配人员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7.
介绍我国融雪剂的种类、应用现状及工作原理,结合哈尔滨冬天使用融雪剂的实际情况,参照我国的制动法规《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12676-1999),制定一套试验方案,并以试验所得数据为依据研究融雪剂作用给汽车制动性能带来的影响,对于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8.
以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端部制动板锚固为研究对象,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端部制动板进行构造、受力分析及工作机理研究,并通过试验路现场观测验证,提出新型端部制动板锚固的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限制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纵向位移。  相似文献   
189.
杨晓华 《隧道建设》2014,34(8):721-730
依托兰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某区间试验段工程,对砂卵石地层中双洞地铁隧道盾构选型和地层变形进行研究。引入盾构扭矩和推力的数学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应用于现场工程施工和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中,分析了双洞隧道先后施工时,地层沉降槽的范围、特征、变化规律以及开挖引起的横向和纵向水平方向上地层位移影响范围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1)越接近地表,隧道先后开挖对沉降槽的扰动效应越弱; 2)由两隧道同向先后施工引起的地层最终沉降槽非对称特征明显; 3)水平向地层的扰动效应叠加,地层易出现剪切变形,需采取必要防护措施; 4)现场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所采取的施工工法合理,施工沉降总体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0.
根据汽车制动系统工作原理,依据信号处理理论,以MATLAB软件为开发平台,配以笔记本电脑、各类传感器、信号调理装置和数据采集卡,设计搭建一套集成整车制动集成测试系统.实时接收检测、分析、处理各传感器输入的制动性能物理量参数,正确迅速地完成对整车制动系统匹配和ABS控制策略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