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226篇
水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β2受体阻滞剂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β2受体阻滞剂对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β2受体特异性阻滞剂ICI118,551、广谱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和β1受体特异性阻滞剂美托洛尔干预胰腺癌细胞MIA PaCa-2和BxPC-3后,通过MTT分析、流式细胞术,细胞侵袭实验,Western blot和EMSA等技术阐明β2受体阻滞剂对胰腺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和AP-1的活性及其下游相关分子VEGF、MMP-2、MMP-9和COX-2的表达。结果在优势浓度(100μmol/L)下:普萘洛尔、ICI118,551诱导胰腺癌细胞周期G1/S期阻滞和抑制增殖、侵袭效应强于美托洛尔(P<0.05);三种阻滞剂均可下调NF-κB和AP-1的活性,并降低其相关下游分子VEGF、MMP-2、MMP-9和COX-2的表达(P<0.05),普萘洛尔、ICI118,551对上述分子抑制率强于美托洛尔,对BxPC-3的抑制强于MIA PaCa-2细胞。结论β2受体阻滞剂通过下调核转录因子及其相关下游分子的表达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探讨JAK/STAT3和MAPK/ERK1/2两条信号通路的交联作用及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机制.方法 在乳腺癌MCF-7中,分JAK酶抑制剂AG490未处理组和处理组,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和非磷酸化STAT3和ERK 1/2蛋白的变化,RT-PCR检测STAT3、ERK1/2 mRNA的变化,明胶酶谱法检测MCF-7分泌MMP-2、MMP-9的变化,同时应用Transwell小室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 AG490处理MCF-7细胞后,磷酸化和非磷酸化STAT3和ERK1/2蛋白均减少,STAT3、ERK1/2 mRNA转录水平也下降,同时也观察到了AG490能使MCF-7分泌MMP-2和MMP-9减少,从而显著降低了MCF-7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结论 AG490可阻断JAK/STAT3和MAPK/ERK1/2两条信号通路,抑制MCF-7细胞分泌MMP-2和MMP-9,从而抑制了其侵袭迁移.  相似文献   
133.
尾型同源盒基因-2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尾型同源盒基因-2(CDX2)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探讨CDX2基因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克隆人结肠CDX2基因,构建含CDX2的pEGFP-C1-CDX2表达载体,同时设pEGFP-C1空载体组及空白对照组。利用脂质体法将pEGFP-C1-CDX2和pEGFP-C1质粒分别转染Lovo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Lovo细胞中CDX2基因的表达;应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CDX2对Lovo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应用ELISA法检测CDX2过表达对Lovo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含CDX2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pEGFP-C1-CDX2的Lovo细胞48 h有较高水平的CDX2蛋白的表达;与pEGFP-C1空载体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pEGFP-C1-CDX2组的Lovo细胞在转染72 h时生长未见明显抑制,G1期及S期所占比例无明显改变,凋亡率亦无明显增加(P均>0.05),但MMP-2分泌明显减少(P<0.05)。结论 CDX2过表达对Lovo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无明显影响,但能够明显减弱Lovo细胞的侵袭力,从而对结肠癌浸润转移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分析56例Ⅱ期结直肠癌术后经病理证实的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表达和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 LVD)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判定的意义,为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有意...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提高人宫颈癌SiHa细胞对卡铂化疗的敏感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iHa细胞,分为空白组、PDTC组、卡铂组和PDTC+卡铂联合组。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NF-κBp65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PDTC能够有效地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小剂量PDTC(12.5μmol/L)和卡铂联合应用与单用卡铂相比,能明显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示,各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及PDTC+卡铂联用组与单用卡铂组比较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SiHa细胞经PDTC作用后G0/G1期比例较空白组明显增加,卡铂单用组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PDTC+卡铂组使细胞周期进一步阻滞于G2/M期,同时降低S期比例。免疫细胞化学显示,NF-κBp65在宫颈癌SiHa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卡铂诱导24 h后细胞质中的NF-κBp65转移至细胞核,其活性增强,PDTC能够抑制此作用。结论卡铂能够诱导NF-κBp65的活化,小剂量PDTC(12.5μmol/L)和卡铂联合应用与单用卡铂相比,能明显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提高宫颈癌SiHa细胞对卡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6.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普通荧光支气管镜联合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ISI Web of Knowledge、Chest、Cochran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0~2010年,收集普通荧光支气管镜联合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对肺癌早期诊断的相关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1.4软件对数据进行异质性分析,计算汇总敏感度、特异度、汇总似然比及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曲线),综合评价普通支气管镜联合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样本量为2 157例,共获取活检标本4 804例,其中经病理证实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侵袭癌的标本为2 183例。异质性检验提示无阈值效应,但存在其他原因导致的异质性,按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得出汇总灵敏度为0.84(95%CI:0.81~0.86),汇总特异度为0.61(95%CI:0.60~0.63),汇总阳性似然比为2.25(95%CI:2.12~2.39),汇总阴性似然比为0.27(95%CI:0.23~0.32),S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 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6个使用肺成像荧光屏内镜(LIFE)系统的S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 5,4个使用D-light Storz系统的SROC曲线下面积为0.884 1。结论普通荧光支气管镜联合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在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敏感性较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较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7.
目的观察血管抑素在胰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基因转染技术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ngiostatin导入人胰腺癌PC-3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并扩大培养。PC-3细胞分为血管抑素转染组、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管抑素蛋白表达;利用显微镜下细胞计数法测定转染前后PC-3细胞的体外生长曲线;检测各组PC-3细胞培养上清所分泌的血管抑素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进一步建立种植瘤模型,通过CD34染色法检测Angiostatin对种植瘤中血管密度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血管抑素转染组的PC-3细胞可分泌血管抑素,而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的PC-3细胞无血管抑素的分泌;细胞生长曲线显示,血管抑素转染组、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的细胞生长速度和倍增时间无明显差异;3组PC-3细胞上清液对内皮细胞ECV-304的生长有明显差异,血管抑素转染组的生长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体内试验显示血管抑素转染组的种植瘤生长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血管抑素转染组的种植瘤微血管密度(19.6±3.6)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48.5±4.7)和脂质体对照组(51.1±5.4)。结论血管抑素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进一步产生抑制胰腺癌血管生成效应。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测定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内皮素-1(ET-1)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按既定标准收集41例NSCLC病例(NSCLC组)及45例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的EBC并同时抽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ET-1含量。结果 NSCLC组EBC和血清的ET-1[(10.35±0.23)pg/mL、(79.62±0.25)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30±0.16)pg/mL、(68.21±0.3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腺癌组EBC的ET-1为(11.05±0.31)pg/mL,鳞癌组为(9.61±0.25)pg/mL。随TNM分期,NSCLC组Ⅱ期、Ⅲ期、Ⅳ期EBC的ET-1分别为(8.61±0.18)、(9.98±0.21)、(11.53±0.36)pg/mL,Ⅱ期与Ⅳ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检测EBC中ET-1作为NSCLC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5.12%和53.33%。结论测定EBC中ET-1有助于NSCLC的诊断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探讨吸烟和细胞色素P4502El-RsaⅠ(CYP2E1-RsaⅠ)、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1(GSTT1)基因多态性与胰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150例胰腺癌患者及150例非癌对照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分析了Ⅰ相代谢酶CYP2E1-RsaⅠ和Ⅱ相代谢酶GSTT1基因多态性.结果 CYP2E1-RsaⅠ野生纯合型(c1/c1)和GSTT1基因缺陷型频率分布分别为38.7%、69.3%(病例组)和20.7%、44.7%(对照组),二者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χ~2=15.75,P<0.01;χ~2=18.62,P<0.01).c1/c1基因型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3.19,95% CI=2.53~4.26).GSTT1(-)者患胰腺癌的风险也显著增加(OR=2.85,95% CI=1.92~4.64).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发现CYP2E1-RsaⅠ(c1/c1)/GSTT1(-)在胰腺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0.7%和6.7%,二者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χ~2=42.39,P<0.01).CYP2E1-RsaⅠ(c1/c1)/GSTT1(-)患胰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16.63,95% CI= 8.94~22.01).病例组的吸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吸烟率(OR=2.74,95% CI=1.32~4.58,P<0.01),CYP 2E1-RsaⅠ(c1/c1)及GSTT1(-)与吸烟有协同作用(OR=8.84,95% CI=5.51~11.62;OR=20.40,95% CI=4.98~29.53).结论 CYP2E1-RsaⅠ(c1/c1)和GSTT1(-)是胰腺癌的易患因素,二者对胰腺的发生有协同作用,吸烟与胰腺的易感性也有关,CYP2E1-RsaⅠ(c1/c1)、GSTT1(-)与吸烟在胰腺癌的发生上也有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通过检测乳腺癌癌旁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C-erbB-2、p53、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蛋白的表达,探讨适合中国女性保乳手术的安全切除范围.方法 收集4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切除标本,将每一标本分为癌肿区和癌旁区,癌旁区再划分为癌旁1cm、2cm、3cm及>3cm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以上5组乳腺组织中非典型增生的发生率以及PCNA、c-erbB-2、p53、ER、PR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 距离原发癌肿越远,癌旁组织发生非典型增生以及c-erbB-2、p53蛋白阳性的比例越低(P<0.05);癌旁1cm、2cm组高危因素(非典型增生以及c-erbB-2、p53)的比例明显高于3cm组(P<0.05),而癌旁1cm与2cm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PCNA、ER、PR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推荐以癌旁2cm作为安全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