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26篇 |
免费 | 30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824篇 |
综合类 | 1966篇 |
水路运输 | 538篇 |
铁路运输 | 502篇 |
综合运输 | 7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86篇 |
2021年 | 150篇 |
2020年 | 185篇 |
2019年 | 115篇 |
2018年 | 146篇 |
2017年 | 173篇 |
2016年 | 229篇 |
2015年 | 255篇 |
2014年 | 460篇 |
2013年 | 355篇 |
2012年 | 417篇 |
2011年 | 466篇 |
2010年 | 353篇 |
2009年 | 333篇 |
2008年 | 319篇 |
2007年 | 389篇 |
2006年 | 325篇 |
2005年 | 208篇 |
2004年 | 104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多类用户交通分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路网在随机因素作用下造成的出行者行程时间的不确定性.假设出行者基于期望行程时间和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均衡选择路径,根据出行者对待行程时间可靠性的不同态度,将其路径选择行为分类,建立了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多类用户交通分配的变分不等式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对角化算法.对一个小型测试网络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出行者在不确定环境下的路径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193.
提出一种基于谱变换的IIR移变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利用分块翻转技术实现滤波器的线性相位特性.在满足提取100M范围内的长波不平顺成分的设计参数条件下,仿真计算IIR滤波器的频响误差.仿真结果利明:当翻转块长度为1600时,IIR线性相位滤波器能满足线性相位特性和幅频特性要求,比传统轨检FIR滤涸器节省了95.5%的乘法运算和98.0%的加法运算,前者与后者所需的缓存量之比为9614/2135.利用实测信蚓计算验证了线性相位IIR移变滤波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4.
195.
公交IC卡的应用,不仅方便了乘客出行,也为城市交通规划相关数据的采集提供了一种新的调查统计手段.针对当前城市公交IC卡在换乘矩阵构造过程中存在的信息量大、处理困难的问题,利用Excel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大量的IC卡信息进行了有效地处理,成功地构造了城市公交换乘矩阵,使其成为公交换乘枢纽规划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6.
基于MPC555的HEV控制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Motorola 32位单片机MPC555平台的整车控制系统快速开发方法,该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State-flow、RealTime Workshop(RTW)自动代码生成等开发工具,有效缩短了整车控制系统的开发周期,并在混合动力试验样车上进行了实车验证. 相似文献
197.
基于有限理性满意决策原则的出发时间选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7,15(2):15-18
通过对交通行为建模的经济学假设进行分析,认为经济学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交通科学,但完全理性假设不符合交通行为的决策规则。为此,引入有限理性满意决策原则构建出发时间选择模型。建模的基本思路是设定驾驶员决策目标为满意到达时间,将决策范围限制在满意的最早和最晚到达时间所构成的效用区间,寻求区间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8.
基于向量Liapunov函数的时滞车辆跟随系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自动化高速公路车辆纵向跟随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建立了关于车辆跟随误差的具有时间滞后的无限维非线性关联大系统模型, 应用向量李雅普诺夫函数对大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以大系统的孤立子系统的稳定性条件为基础, 在假定系统满足全局Lipschitz条件的情况下, 得到了此类大系统指数稳定的充分性判据。该判据是与时间滞后量无关的显式判据, 可方便地应用于车辆纵向跟随控制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9.
�����м�վ�������ģ��ȷ�������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交中间站是实现旅客沿途乘降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公交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土地发展与公共交通发展初期,简单的公交中间站设置便可满足车辆停靠与旅客乘降需求。但当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大,公共交通线路规模不断扩张时,在某些线路密集、人流众多的公交中间站点,简单的站点设立方式已不能满足车辆停靠及旅客乘降需求,车站在站滞留时间过长,公交服务水平急速下降。此时,必须对车站的形式、规模进行必要的研究,以保证能力与需求的良好协调,从而降低车辆在站滞留时间,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保障公交的正常运营。针对此问题,论文对公交中间站的形式分类及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公交中间站通过能力的计算以及广州公交运营实际,研究了通过车辆停靠数、旅客乘降量以及用地条件等因素确定公交站形式与规模的方法,并举出了实例,可为实际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0.
本文建立了动态用户最优(DUO)配流问题的双层变分不等式(VI)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选择出发时间和路径,使得乘客在任意时刻都能够选择负效用最小的出发时刻和阻抗最小的路径。文中用基于混沌优化分析的算法来求解这个双层变分不等式模型,其结果不仅能够告诉出行者应该在什么时刻出发,而且还能够计算每个小时段的路段流入率、流出率及路段流量,从而达到对行人进行诱导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