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89篇
公路运输   398篇
综合类   245篇
水路运输   200篇
铁路运输   143篇
综合运输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刘佳  吴德兴  高翔 《隧道建设》2015,35(Z2):57-62
舟山灌门海底隧道跨越灌门水道,是岱山县连接舟山本岛的关键节点工程。前期地质勘探查明海底隧道选址区域平均水深达到35 m,最深处达到52.8 m,海床底部起伏频繁,水深悬殊较大,同时,海床底部及两侧岸上存在3条大规模地质断层破碎带,岩质岩性及围岩破碎状态对隧道施工方案有较大影响。综合比较拟定的2个方案施工难度与工程运营维护的风险以及整个工程规模,选择合理的海底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132.
为了提高绿闪信号作用下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基于进口道机动车微观行驶特性开展了两难区研究.在绘制机动车停车及通过行为曲线的基础上,获取了两难区的临界位置,界定了两难区的分布范围,求解了机动车陷入两难区的概率,剖析了道路限速及绿闪时长与两难区分布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具体实例表明,在道路限速为50 km/h 的情况下,两难区分布在离停止线48 m左右的位置;现有2.56 s 的绿闪时长能够保证机动车不会陷入两难区的最大行驶速度为56 km/h.两难区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合理设计绿闪时长和道路限速,从而消除两难区的负面影响,为交通控制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3.
本文通过对道路红线、绿线的搭配使用 ,兼顾交通功能和景观功能的前提下 ,在道路平面设计阶段纳入交通组织设计 ,并通过绿化和车道板块分割实现功能划分 ,以体现交通组织在道路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旨在对交通组织在道路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4.
移动闭塞的原理、系统结构及功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阐述了移动闭塞技术的原理.介绍了典型的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系统的系统结构.分析了移动闭塞相对于传统闭塞方式的优势.指出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将是未来列车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5.
万利军  单炜 《公路交通科技》2011,28(6):97-102,121
为研究大吨位小半径环向预应力钢束的孔道摩阻系数及钢束伸长值理论计算方法,以哈尔滨四方台斜拉桥为研究对象,进行索塔锚固区节段足尺模型试验及张拉工艺试验.通过试验现象观测、数据分析及孔道局部解剖,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张拉伸长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多变量数据拟合技术为分束计算μ值提供了可靠依据;引入等效束...  相似文献   
136.
马岚  段汝健  张开雄 《隧道建设》2013,33(8):633-644
通过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工程地质条件、布置与结构设计、工程监测资料的汇总分析,针对围岩破坏与地应力、强度应力比、地质结构面、洞室布置与结构的相关关系分析,重点分析围岩破损与施工开挖程序、分层、爆破、支护结构与支护时机选择的相关关系,认为在高地应力条件施工中创新采用的应力有限释放控制技术(含不同围岩的个性化爆破设计、动态确定岩壁吊车梁浇筑时间、大型地下洞室群交岔口施工技术、圆筒形建筑螺旋形立体开挖支护施工技术)对围岩变形破坏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参考和引用了理论、原理、计算分析方法、试验方法和相关数据,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进行研究,解决工程施工的实际问题,指导工程施工,也为类似工程研究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7.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锚基础沉降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为三塔两跨悬索桥,两岸锚碇采用沉井基础。采用工程类比法和有限元法,分别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预测该桥南锚基础的沉降值。工程类比法以已经建成的江阴长江大桥北锚为原型,基于弹性理论类比出待建的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的沉降量,施工期沉降观测值表明,实际沉降值约为类比值的60%,类比值仅能供初步设计参考。有限元法则根据锚碇浇注过程中的实测沉降反演出力学参数,然后预测施工后期即架缆和桥面铺装阶段锚拉点的位移,计算结果表明,运用反演后的参数可以较准确地描述不同施工阶段沉井的变形特征,并指导后期施工。  相似文献   
138.
为了深入分析沥青路面低温收缩裂缝的形成和扩展问题,引入了双线性内聚力模型。使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模拟了沥青路面的低温缩裂过程,并且讨论了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参数和面层结构参数对低温缩裂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沥青面层经历了从材料损伤到断裂的过程。在降温幅度较小时,沥青路面虽然没有形成宏观裂缝,但是路表附近的路面材料已经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当降温幅度达到一定值时,沥青路面就会发生脆性断裂,形成宏观裂缝。增加断裂能可以减小路面的损伤程度和受损深度,降低路面的断裂温度,从而延缓了路面的断裂。与断裂能相比,提高开裂强度可以更有效地减小路面的损伤程度和受损深度;减小面层的弹性模量和温度收缩系数可以有效地减小面层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39.
基于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泛开展的汽车出口认证检测所积累的经验,分析国外不同地区的认证检测法规与国内标准的差异,对汽车座椅及安全带固定点出口认证试验的相关内容、技术特点、常见失效形式及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0.
根据江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调查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和计算方法,对江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驶入率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性的研究,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