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0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487篇
综合类   358篇
水路运输   48篇
铁路运输   860篇
综合运输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Uncertainty of outcome is widely recognised as a concern facing decision-makers and their advisors. In a number of spheres of policy, it appears uncertainty has intensified in the face of globalisation, economic instability, climate chang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hanging consumer preferences. How can planners and policymakers plan for an uncertain future? There is growing interest in, and use of, techniques that can help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where deep uncertainty is involved. This paper is based upon one of the most recent international examples of a foresight exercise employed to examine uncertainty – specifically that which concerns uncertainty over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future demand for car travel. The principal focus of the paper is on the insights and guidance this examination of uncertainty brings forth for transport planning and policymaking. To accommodate deep uncertainty requires a flexible and open approach in terms of how policy and investment possibilities are formulated and judged. The paper argues for a focus upon the Triple Access System of spatial proximity, physical mobility and digital connectivity as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that can harness flexibility and resilience. Uncertainty becomes an opportunity for decision-makers with the realisation that they are shaping the future rather than (only) responding to a predicted future. The paper outlines two forms of policymaking pathway: regime-compliant (in which adherence to trends and the nature of the world we have known pushes policy) and regime-testing (in which the nature of the world as we have known it is brought into question and vision pulls policy decisions). Stronger orientation towards regime-testing to assist in managing an uncertain future is advocated.  相似文献   
132.
激光传感器智能车系统采用飞思卡尔的16位微控制器MC9S12XS128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介绍了智能车硬件系统的设计,分析了控制策略和相关软件设计。实际竟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3.
汽车智能网联系统是当前智能化汽车发展的核心方向,对于汽车性能提升以及汽车使用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主要针对汽车智能网联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中简要阐述了汽车智能网联系统及技术,并提出了汽车智能网联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汽车智能网联系统的信息安全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34.
介绍了汽车运输船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计算中的关键部位,以及针对其特有问题——扭曲变形而采取的不同设计方法。还介绍了汽车运输船所需要的直接计算,其中包括舱段和全船有限元两部分。  相似文献   
135.
基于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接触非线性,利用ANSYS软件实现了改进的新型自翻车车体非线性静强度分析,突破了国内外因自翻车模型庞大,结构复杂,接触边界条件繁多而带来的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的困难.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自翻车体倾翻机构、八字面挡铁、活动卸货门等关键构件间特有的接触情况,更切实际地模拟了倾翻机构的工作状态,减小了仿真分析的误差.细述了自动倾翻车体结构建模过程中接触部件间的细节处理.通过接触非线性分析计算,得到了关键位置的应力分布情况,车体结构静强度与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6.
徐长明 《天津汽车》2014,(1):13-14,18
乘用车市场的发展态势是各大汽车制造企业关注的焦点,对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至关重要。在分析2013年乘用车市场逐步走高态势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比美、欧、日等国家的汽车销量和保有水平,对2014年我国乘用车市场需求及发展走势进行了预测。受发展规律、宏观经济及汽车政策的影响,2014年我国乘用车需求预计为1860万辆,同比增长14%。2014年乘用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7.
对限界检测车原理、工作方式等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南京地铁10号线的工期、线路长度、冷热滑时间安排等因素,首次把限界检测车引入到了南京地铁限界检测中,实现了对整个南京地铁10号线全线区间及城西路停车场的快速、准确检测,使南京地铁10号线在通车之后未发生一起电客车擦碰事件,保证了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38.
蓝俊  罗颖洹 《时代汽车》2021,(8):143-144
目前,机器人在我国应用的范围相对比较广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取代人工的操作。工业机器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种集机械以及电子计算技术等为于一体的人工智能的产品。本文研究分析了机器人的车身焊接技术研究。希望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9.
分析汽车蓄电池漏电的原因,绘制蓄电池漏电故障树状图,提出诊断分析流程和预防漏电建议。  相似文献   
140.
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30 t轴重浴盆式敞车车体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特性对车体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车体结构的Von Mises应力云图和结构响应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车体结构的应力-应变响应曲线满足材料的本构关系,在规定的纵向压缩载荷下不会发生屈曲失稳现象,满足AAR M—1001《货车设计制造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