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102篇
综合类   231篇
水路运输   237篇
铁路运输   68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51.
为满足非常态突发事件对物资的需求,将应急物资动员问题抽象为动员点选择、动员点上动员量的确定和动员点到需求点的最佳路径调配等问题.采用模糊数刻画动员时间的不确定性,建立了有限制期的应急物资动员模型,给出了相应求解思路和计算步骤.最后,以某区域突发事件发生后面粉动员方案的生成为例,得到模糊条件下有限制期的面粉动员方案.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大型循环水槽中开展的某散货船模型螺旋桨噪声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工况下,模型螺旋桨已经产生空化,此时主要为螺旋桨的空化噪声.通过对此散货船螺旋桨空化噪声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螺旋桨的空化噪声峰值频率在50Hz以下;在空化噪声的峰值频率以上,螺旋桨模型的辐射噪声基本以6dB/Oet下降;在试验工况下,整个频段内螺旋桨的辐射噪声比无空化时高10dB以上.  相似文献   
53.
刘祥珺 《船舶工程》2011,33(2):44-47
为提高混合推进船舶推进系统的性能,分析了"船-泵+桨-机"的匹配方法.介绍了"船-桨-机"与"船-泵-机"的匹配方法、思路与步骤,着重研究"船-泵+桨-机"匹配中的泵、桨负载分配对推进性能的影响.以调距桨特性曲线与喷水推进推力曲线进行混合推进舰船的快速性计算,螺旋桨重载降低推进效率,喷水推进重载容易产生空化.为避免喷水推进泵产生空化,调距桨的螺距、转速可调范围变窄.  相似文献   
54.
数值仿真与模型风洞试验相结合研究了典型工况下两车队列中尾车发动机舱盖气动特性和两车间隔区域的流场,对比了缩比模型和实车模型对应雷诺数下车辆队列的流动形态。缩比模型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一致表明采用数值方法的可行。对比不同雷诺数下车辆队列气动特性发现,缩比模型与实车模型发动机舱盖表面平均静压分布基本相同,但在纵向对称面上,实车模型的前车尾迹比缩比模型更加上扬,底部区域气流速度更高。非定常条件下,实车模型前车尾涡相对尺度明显小于缩比模型,且扩散得更充分,尾迹区涡的分布状态更加混沌,发动机舱盖表面脉动能量的分布更加混乱。涡在两车间隔区域的运动并非简单的移动,而是一个由涡破裂、涡配对和涡融合构成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55.
车桥系统气动特性的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侧向风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需要考虑相互气动影响的车辆和桥梁各自的气动参数。为考虑车辆和桥梁的相互气动影响,在常规桥梁节段模型三分力测试装置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三分力分离装置———交叉滑槽系统。该系统利用环形滑槽和直线滑槽交叉点位置的变化来调整车辆和桥梁间的相对几何关系,并能实现车桥系统的同轴转动,从而方便地进行不同攻角情况下气动力的测试。利用交叉滑槽系统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车桥系统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多工况对比研究,讨论了车桥系统的雷诺数效应,分析了车桥间的相互气动作用,比较了车辆在桥上位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交叉滑槽系统的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是可行的;车桥间的相互气动作用对车辆和桥梁的气动力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艇 《船舶》2008,19(6):27-30
较详细地介绍了三种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压载水排放标准的压载水处理系统。为2009年以后设计建造的新船以及2016年底前全部现有船舶的改装设计提供了新装备、新技术的线索,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7.
针对具有模糊因数的多目标交通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先模糊目标规划方法。本文首先建立了模糊目标的隶属度函数,其次,将隶属度函数的最高度作为期望水平并引入了偏差变量,从而将隶属度函数转化为隶属度目标。通过最小化负偏差变量得到最满意解。对模糊目标不同优先级结构下的解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用欧氏距离函数确定了最佳的目标优先级结构,通过最小化后悔值达到决策区域理想点决策值,得到决策单元最满意解。最后,应用实例对本文方法进行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58.
The decision making of travelers for route choice and departure time choice depends on the expected travel time and its reliability. A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reliability is that it is related to several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the travel time distribution, especially to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travel time and also to the skewness. For an important corridor in Changsha (P.R. China) the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has been evaluated and a linear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vel time, standard deviation, skewness, and some other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done for both simulation data from a delay distribution model and for real life data from automated number plate recognition (ANPR) cameras. ANPR data give unbiased travel time data, which is more representative than probe vehicl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an travel time and its standard deviation is verified with an analytical model for travel time distributions as well as with the ANPR travel times. Average travel time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are linearly correlated for single links as well as corridors. Other influence factors are related to skewness and travel time standard deviations, such as vehicle density and degree of saturation. Skewness appears to be less well to explain from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than the standard deviation is.  相似文献   
59.
针对路堑高边坡锚固后的稳定性评价,基于模糊性与层次性构建锚固路堑高边坡稳定性2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根据不同类评价指标的取值方法及隶属度函数选取原则,建立统一的隶属度确定方法,采用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方法确定权向量,以体现评价指标重要程度比较的不确定性。引入非线性模糊算子,以消除个别影响因素不利时对结果的突出影响,使评价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工程实际状况。以京新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为应用实例,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60.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小号码道岔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小号码道岔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占据主力市场 ,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号码道岔设计应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合理地选择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和线型 ,合理地计算其轨距加宽及解决自身的构造加宽问题。小号码道岔跟端应当向弹性可弯方向发展。小号码对称道岔需要重新认识并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