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41篇
综合类   57篇
水路运输   77篇
铁路运输   33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神木北地区既有铁路概况及改扩建规划情况,对准神铁路南端接轨神朔线方案、神延线方案,从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方案优缺点分析和比较,确定了采用接轨神延线店塔车站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区已建高坝枢纽新建通航建筑物轴线布置受河道窄、水头高、电站泄流及已有建筑物影响等条件限制的问题,依托贵州清水江白市水电站枢纽新建通航建筑物工程,采用1∶100正态整体水工模型与自航遥控船模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多条轴线布置方案进行通航水流条件及船舶航行操控研究与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右岸轴线布置方案通航水流条件及船舶航行状态均较好,为推荐方案。研究成果解决了工程关键问题,可供类似已建高坝水利枢纽新建或扩建通航建筑物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因盘活闲置国有资产的迫切需要,某些城市的城轨交通线路工程,利用地下既有设施,因其线间距比较小,加大线间距困难,维持原有线间距将成为工程的首要选择。规范规定单渡线线间距不应小于一定数值。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利用既有人防隧道工程,受限界限制,线间距定为3.4 m。根据要求,分别在两个既有站设置了3.4 m线间距单渡线。"小线间距"单渡线,在设计、铺设、营运以及养护维修等方面经验甚少,因此除了需要研究渡线结构安全性以外,还必须分析研究其在各种运行位置时脱轨或者脱钩危险性,确保列车安全通过。研究结论:(1)车辆通过3.4 m线间距单渡线时,转向架最不利位置的转动角度在转向架结构性能允许范围内。车钩最不利位置的转动角度、伸缩量在车钩结构性能允许范围内。(2)3.4 m单渡线侧向运行时不载客的情况下,车速不宜超过20 km/h;侧向有载客需要的情况下,车速不宜超过15 km/h。  相似文献   
4.
目前,传统的铁路专用线建设模式是铁路专用线自接轨站接轨,通过区间正线引入厂区的建设模式,这种模式的区间正线受地形条件、厂区位置和沿线规划影响较大,这些影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铁路专用线建设工程投资的增加,如能根据运输性质考虑缩短区间正线长度,在接轨站旁边设装车作业站,将大大减少专用线工程投资.以乾元公司铁路专用线建设模式为例来研究铁路专用线场站模式,就如何在接轨站旁边设装车作业站,实现接轨站设备与铁路专用线共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汕头市西港高架桥主桥墩采用直径2.5m、长71~83m的钻孔灌注桩,按人工焊接工艺安装完一根基桩钢筋需要四、五天时间,后改采用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安装时间减至一、二天时间,大大的提高了钢筋笼安装效率,证明该技术完全能代替常规的焊接技术,可供同行借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过军渡电航枢纽工程水工模型试验,论述了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泥沙淤积与通航水流条件的变化,研究了船闸引航道的平面布置及不同通航流量情况下设计船队在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的航行情况和航行要素,优化进出闸航线,并配合通航水流条件的观测对船闸引航道平面布置提出修改意见,从而选出通航条件好、工程量小、河道演变较稳定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进出城市的高速公路与关联城市快速路(简称结合部区域)交通拥堵日益恶化的现象,以结合部区域为研究对象,从结合部区域的匝道控制影响因素分析入手,建立了一种适用于结合部区域的单点入口控制模型和多入口匝道协调控制模型,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与北京市三环、四环的结合部区域为例,以实地调研及交通流检测数据为基础,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性,为匝道协调控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对交通枢纽选址问题的相关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在传统选址模型中很少考虑到枢纽所在城市的经济影响力因素. 本文通过研究经济圈城市经济发展与交通枢纽选址的内在关系,在以运输成本和枢纽建设成本最小的传统选址模型基础上,引入影响经济圈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6种因素,以经济圈交通枢纽所在城市的经济影响力最大,并考虑路网上交通流量的均衡分配,建立了经济圈交通枢纽选址双层规划模型. 为了快速对模型求解,提出了一种基于小生境遗传退火算法,该算法易于编程,实用性较强. 最后以长三角经济圈内交通枢纽选址作为算例,说明了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
���߽�ͨ���ź��Ż�����:�ع���ǰ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地回顾了一些关于离线(或脱机)交通信号灯优化设计的方法.其中包括用于在孤立交叉口的单点和区域性的联动控制系统.离线方法在设计时一般利用已有调查出来的交通数据作为固定的输入资料,这个跟实时设计方法所要求的从感应器即时检浏出来的情况作为设计依据是有本质上的区别.但一般沿用的信号配时设计方法都需要依靠已刻在行车线道上(允许通行)的方向指示标志为设计基础,但这个方向指示在确定后在整个优化过程中是维持不变的,这就限制了交通流量在线道上的分布,从而大大减低配时的灵活性,在这样情况下优化出来的结果肯定不会是最好的.直至近期,以行车线道为基本单位的配时设计方法(英文名称为Lane-based method;中文可称为线道法)发展起来.这个方法是由传统的Phase-based method(相位法)所演变出来的.线道法不但包含所有相位法的特点,而且更能为原本受约束的线道和配时设计进行全面优化.线道法可在单点交叉口和区域性的联动控制系统上应用.文末提出一些未来研究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公共交通换乘枢纽站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公共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的目的和原则入手,讨论了公共交通系统中,公共汽车、电车之间换乘衔接模式,及公共汽车、电车与步行系统、出租汽车、P&R停车场等系统的衔接模式规划设计.还具体针对在不同的道路交通条件下,公共汽车、电车间的路段换乘模式、交叉口换乘模式、路外换乘模式的具体设计方法和处理措施.在文章的最后,还提到公共交通系统换乘信息的规划和设计,这也是公共交通换乘枢纽设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