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72篇
综合类   94篇
水路运输   110篇
铁路运输   43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2 毫秒
201.
南吕梁山特长铁路隧道工程地质选线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吕梁山隧道工程地质选线中,如何绕避采空区,优化穿煤段,并确保工程建设不破坏龙子祠泉域水环境,保证临汾市70万居民用水是关键问题。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通过对水文与工程地质综合勘察,查明测区的煤层与岩溶水环境等地质条件,创造性地提出隧道从煤层与采空区以下、龙子祠泉域饱和水位以上的地层中通过。施工实践证明,隧道工程地勘资料是准确的,地质选线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2.
吴铭芳  周雅 《隧道建设》2012,32(1):66-71
为选择安全有效的瓦斯排放措施,降低瓦斯压力对瓦斯突出隧道的影响,针对隧道穿越多层距离较近的倾斜突出煤层,以改建铁路重庆至贵阳扩能改造工程新凉风垭隧道为背景,采用对比分析法,研究分析了3种瓦斯排放设计。综合考虑施工便利程度、通风及隧道衬砌结构稳定性等因素,确定了新凉风垭隧道在穿越煤系地层地段距离较近的K7,K8和K9 3层煤时,采用排放方式1(即在垂直掌子面上打排放孔的方式进行排放, K8,K9 2层煤1次排放,再单独排放K7煤层,排放孔布置形式为矩形行列结构),此方式适合穿越多层距离较近的倾斜突出煤层的瓦斯排放。  相似文献   
203.
为提高设备效能,对煤码头翻车机接卸工艺进行了改造。分析原装卸工艺的不足和新工艺的优势。对两种工艺下原煤接卸、加工及运输过程的能耗进行比较。从几个方面分析、阐述新的连续输送设备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04.
针对黄骅港煤炭港区三、四期工程实例,系统分析了"双侧靠船、装船机全回转作业"的煤炭码头新型装船作业模式,建立了相应计算机仿真模型,基于港口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对煤炭码头合理通过能力进行研究,为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依据。  相似文献   
205.
烟台港西港区一期工程2006年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其后随着市场变化和总平面布置的调整,装卸工艺系统经过了多次反复研究,历时约7年起步工程才建成投产。本文对装卸工艺系统的设计工作进行整理回顾,以利后续类似工程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6.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焊缝跟踪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埋弧焊(Submerged—Are Welding,SAW)控制系统,提出一种用于焊缝跟踪的仿人智能控制算法。该方法根据专家知识和操作人员的经验,给出了基于规则的仿人智能控制器的设计方案。通过比较模糊控制算法和仿人智能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可以得出:仿人智能控制算法在焊缝跟踪中是可行的,且与模糊控制算法相比,其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控制精度,且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7.
沿海大型煤堆场地基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浙江舟山煤炭中转码头工程大型煤堆场陆域形成、软土地基处理的设计,通过对不同陆域形成方案、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工期及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探讨适合沿海大型煤堆场的地基处理方案,最终提出技术合理、工期适中、投资较省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208.
分析了用现有探伤工艺透照HXD1型机车构架立板不等厚对接焊缝存在的问题,根据X射线管辐射侧倾效应,提出把射线焦点中心向厚板方向平移适当距离,并在普通透照电压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管电压,用以增加透照厚度宽容度而不降低照相灵敏度的工艺方法。通过多次现场试验,探索出HXD1型机车构架立板不等厚对接焊缝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09.
研究目的:近年来蒙东地区煤炭产量及外运量逐年攀升,除供往东三省外,经港口下海供往南方的煤炭增长迅猛。与此同时,服务蒙东煤运的多个铁路项目陆续开展前期或开工建设,将形成多条下海铁路通路。为此,有必要针对煤源、下海港及运输径路,统筹研究蒙东地区煤炭下海需求及铁路通道的合理布局。研究结论:(1)蒙东地区煤炭下海合理运距应在600~800 km;(2)规划年度形成以白音华、巴其北、五间房、巴彦宝力格等煤田为主要煤源,以锦州、曹妃甸、绥中为主下海港,以白音华—大板—锦州、锡林浩特—曹妃甸、锡赤—赤绥、巴彦乌拉—新邱—阜新—义县—锦州四条组成的煤炭下海铁路通路运输体系;(3)为蒙东煤炭下海运输提供条件完备、能力大且极具弹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210.
刘伟 《隧道建设》2014,34(10):921-925
家竹箐隧道自1997年建成运营以来,分别于2003年和2013年在煤系地层段发现有衬砌开裂、剥落、掉块、渗水等病害。对病害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主要结论及建议如下:1)隧道的2次病害均发生在大变形处理与非处理的过渡段,病害以衬砌裂损为主;2)隧道区地应力是持续发展、聚集、提高的,既有大变形段的小里程端是地应力的主要聚集、作用区;3)区域构造产生的地应力作用是造成隧道病害的主要原因,围岩软弱、结构偏弱是次要原因;4)预计构造运动造成该隧道煤系地层段地应力的聚集、作用并导致病害的产生存在着6~10年的周期性;5)建议类似地质条件下软质岩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设计及施工加强措施的地段应扩展到大变形两侧一定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