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415篇
综合类   92篇
水路运输   87篇
铁路运输   17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研究和改善某MPV整车稳态转向特性,在Adams/Car平台中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并根据实际测量获得的悬架和整车性能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根据稳态转向特性的评价指标对此MPV稳态转向特性进行优化,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2.
以SX6150C客车为例,介绍低地板铰接公交车转向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性能匹配。  相似文献   
103.
为得到超高率对车辆方向控制的影响,以“道路-驾驶人-车辆”仿真系统为手段,以超高率/反超高率和行驶速度为试验变量,以小客车为仿真车型,以一条设计速度为30km/h的三级公路为试验对象,进行了三维路面上行车动力学的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超高会减轻侧向力作用下轮胎的侧偏角,从而减低对方向盘角输入的需求;②超高会减小弯道上的轮胎拖距,并减弱前轮转动对车体的抬升作用,明显降低曲线行驶时的操舵矩,从而使操纵变得容易;③超高也会增加车辆的侧倾摆动(朝曲线内侧),对于低速车辆,其摆动会更明显;④小半径曲线上的双向路拱或者反超高会增加转向需求,当车速较高时,其方向将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4.
为研究五连杆非独立后悬架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建立了含后轴弹性转向的线性三自由度操纵稳定性整车模型,运用频域法研究了后轴弹性转向对整车不足转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左、右上拉杆的交点相对后轴中心的纵向位置及上拉杆衬套的刚度影响整车的不足转向特性.当上拉杆交点位于后轴之后1.65 m及上拉杆衬套的扭转刚度为1.5 kN.m/rad时,整车的不足转向特性较理想.试验与理论模型仿真结果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05.
针对驾驶员容易在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受到转向系统伤害的问题,以微型轿车的转向柱为研究对象,运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理论,建立了转向柱碰撞有限元模型;根据方向盘的碰撞要求,对材料分别为低碳钢、铝合金和高强度钢的转向柱的碰撞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转向柱的变形形态、运动位移、速度和吸能量。结果表明:铝合金和高强度钢在碰撞过程中的变形形态、变形量、碰撞时间以及吸能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低碳钢,说明通过提高材料强度的方式改善转向柱的碰撞性能是可行的。研究成果为汽车转向柱的设计和碰撞性能的提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旨在利用驾驶模拟器开展疲劳驾驶试验,研究疲劳驾驶的检测方法.首先采用面部视频的专家评分方法,建立驾驶员3级疲劳(清醒、疲劳和非常疲劳)的样本数据库;然后定量提取描述疲劳操作特性的特征指标,采用序列浮动前向选择算法筛选最优的特征指标组合,最终建立了一种基于SVM的驾驶员3级疲劳的在线检测算法.测试结果表明,驾驶模拟器工况下,本文算法识别3级疲劳的准确率达到87.7%,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7.
为使汽车行业充分理解轻型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国家标准,引导和规范ESC测试评价,文章对轻型汽车ESC全球技术法规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系统剖析,针对ESC过度转向评价和路面摩擦因数测定开展验证试验,并探索不足转向试验方案。在ESC国家标准中明确了路面摩擦因数测定方法,并通过冰雪路面上的双移线试验和稳态圆周试验对ESC不足转向特性进行评价。轻型汽车ESC国家标准弥补了全球技术法规在不足转向评价上的不足,为我国规范与完善ESC性能测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主要介绍了牵引车双前桥转向系统的设计,转向器、动转泵的匹配设计,并应用UGNX6软件建立了转向系统的三维模型,对转向系统进行设计校核和优化,设计出性能优越的双前桥动力转向系统。  相似文献   
109.
转向机器人操作稳定性试验能客观评价汽车各项行驶性能.针对传统试验存在的布线复杂和易出错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无线测控系统,以CC2430芯片为核心的多种传感器节点的硬件和软件的总体设计.该系统能够对汽车的动态参数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同时可通过ZigBee无线网络进行实时、安全、可靠的通信.  相似文献   
110.
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利用PCA降维功能及ICA独立盲源信号分离挖掘技术,对PCA/ICA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并应用于车辆中心区转向试验数据处理环节,有效排除了测试中各种干扰因素,实现了原始信号降噪,从统计学意义上保证了所提取数据指标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