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139篇
综合类   275篇
水路运输   84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道路拥挤收费问题涉及交通工程、运输经济、决策博弈等多个研究领域,是广受关注的综合性课题。在弹性需求的多类型用户双层规划次优收费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不同OD下社会净效益的变化情况,提出了确定拥挤收费实施的OD区间范围和最优点的方法,为找到拥挤收费的合理实施时机提供了理论分析手段。结合上海市中心区道路状况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2.
列车无线预警系统由主站和分站2部分组成.分站通过无线方式与主站通信,检测列车运行的速度和方向,主站设计有列车速度和方向的语音报警、故障提示、存储历史记录和检索等功能.在分站设计中,单片机采用掉电方式,磁钢外部激活的设计满足低功耗的要求.后备电池的切换采用磁保持继电器,有效地解决了在线侦测和低功耗的技术难点.该系统经长期运行,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3.
为研究出行者感知偏好对交通分配结果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微观路径选择模型,提出拥堵条件下受路段通行能力限制的交通分配算法。引入出行者决策过程中的后悔和无差别化阈值,考虑出行时间和排队时间的心理感知差异,构建不同理性程度下的路径选择概率模型。在集计水平上,考虑当前路段及其上下游路段通行能力限制、路段车辆空间排队和溢出,提出路段车流量流入、流出的修正方法。采用增量加载分配方法,研究路段车辆的消散特性,再现了从个体路径决策到宏观路网状态的演化过程。基于Nguyen-Dupuis仿真网络,比较不同算法下各路段的拥堵车辆和各路段车辆流入、流出情况。结果表明:出行者个人偏好感知会显著影响拥堵路段的成本函数,是出行者路径选择的关键因素,但是出行者个人偏好对非拥堵路段的车辆流入、流出影响较小;考虑个体偏好的交通分配方法能降低路网的平均饱和度。本文提出的考虑有限理性的拥堵交通分配方法可应用于拥堵路网的交通诱导,有利于促进道路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74.
文章针对交通状态具有模糊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建立能够真实反映人对交通拥塞程度感觉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使具有变化连续的交通流参数模糊化处理,实现了道路交通状态的准确、快速辨别。  相似文献   
75.
以东阳市老城区为例,提出应用地图API技术进行道路拥堵点交通运行状态分析的一般流程。首先,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分别截取研究范围的实时路况地图,根据路况颜色和持续时间识别道路拥堵点;其次,将研究范围划分成一定数量的网格,利用地图API技术批量获取各网格中心至拥堵点的预估通行时间,评估当前时刻下拥堵点的可达性;最后,获取堵点周边道路各时段的平均行程速度,评估道路运行状态的时间变化特征。通过地图API进行道路堵点识别和运行状态分析,能够大大减少研究者的前期工作量,为后续研究分析提供相对准确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6.
双层开孔消浪板是一种新型消能结构,其结构主要包括上层开孔板和下层实心板两部分,以此来解决结构的消能问题.基于双层开孔消浪板具有较好的消能效果,对结构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模型试验结果,推导出消浪板结构稳定性计算公式,从而计算结构的稳定性,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77.
明渠水力设计中的能耗极值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小能耗率理论和最大能耗率理论是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研究中容易混淆的两种假说。文章从明渠的最优水力断面设计、临界渠道设计、冲积河流河相关系3个方面出发,在理论上证明了能耗极值假说的存在,说明能耗极值假说取最小值和最大值与约束条件、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并将计算结果与现有成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8.
交通事故的发生会引起其上游路段通行速度的下降和交通流量的堆积,从而引发交通拥堵.本文主要研究了城市道路中交通事故引起的交通拥堵的时空分布特征.首先,基于北京市事故数据和路段速度数据分析交通事故影响下的车辆速度变化特性;接着,根据交通事故信息和事故路段流量与速度数据,建立了一种基于速度差异的拥堵判定模型,并对其时空维度的约束条件加以限定.在此基础上对事故引发的拥堵时空范围进行量化描述;最后,依托仿真数据与北京市真实事故数据进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描述交通事故引起的拥堵时空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79.
通过应用累积前景理论分析用户出行行为,建立拥堵收费及其返还的优化模 型,得到了不同需求分布均值下的最优收费和最优票价折扣费率,用算例验证了模型的 有效性,并对比了无补贴无收费、有收费无补贴、有补贴无收费及有补贴有收费4 种情况 的系统总成本,以及有补贴有收费情况下相对于无补贴无收费情况,政府和用户节省的 总成本费用.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际现象是吻合的,实施拥堵收费和补贴政策可以有效减 少系统总成本,节省政府财政支出和公交车用户的费用成本,而且恰当的设置拥堵收费 和票价折扣费率将有效引导人们更多的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相似文献   
80.
城市过江通道BOT收费策略涉及特许期年限、特许期内的交通需求、交通需求的时段差异和计划收费总额.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在收费单价等于基本收费单价与拥挤收费之和的结构下,建立了优化收费策略的一主多从双层规划模型,每一个下层规划为给定基本收费单价条件下一个小时的弹性需求用户均衡模型;上层规划谋求消费者剩余最大化,它受到收费总额达到计划收费总额的约束.该模型将拥挤收费纳入到BOT收费,实现了收费单价的时空差异化.算例分析表明,随着基本收费单价的增长,收费总额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0 的形态,消费者剩余单调下降.收费总额达到计划收费总额的基本收费单价构成一个连续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