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0篇
  免费   151篇
公路运输   320篇
综合类   460篇
水路运输   268篇
铁路运输   522篇
综合运输   121篇
  2025年   1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本文介绍汽车线束搭铁的重要性和搭铁工艺控制的几种常见方法,并着重介绍预埋螺栓遮蔽工艺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螺栓预埋要求、打紧扭矩的要求以及搭铁点可靠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12.
沥青路面结构有限元建模计算误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轮胎接地形状分别为圆形和矩形两种沥青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对建模计算结果误差进行对比分析,并与HPDS设计程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沥青路面轮载接地形状对路表的影响大于面层层底和基层层底,对剪应力的影响比较大,但这些结果对HPDS设计的结果影响不大,基本接近,矩形形式的荷载结果更接近HPDS程序设计结果。说明轮胎接地形式在有限元分析中采用矩形形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13.
多层反馈混沌神经网络及其在交叉口优化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城市交叉口交通控制信号优化配时问题。以Hopfield网络和混沌模型为基础,开发了多层反馈混沌神经网络,将其应用于城市交通控制信号配时优化,并开发了应用于优化计算的能量函数和车辆平均延误计算式;探讨了城市交通系统的混沌特性,并开发混沌定量判别算法。以广东某交叉路口为对象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配时方法相比,采用所开发的多层反馈混沌神经网络进行优化配时,交叉路口车辆的平均延误可以平均减少25.1%,可以大大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该网络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对象的优化。  相似文献   
614.
销接节点考虑接触特性的设计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销接连接形式具有接触受力的特性。若不考虑这种特性,按现行设计思路将会夸大销轴受力的不利情况。参考Winkler弹性基础模型的假定,建立了一种新的简化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销轴跨中弯矩的设计计算公式。分析表明跨中弯矩在按规范JTJ025-86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应乘以系数β进行折减,以考虑荷载沿销轴轴向的分布。销接节点实例分析证实按该模型计算的结果与接触仿真模拟的结果吻合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615.
引入服务水平的变化计算公路客运枢纽交通影响区域的定量方法,结合公路客运枢纽的特点,探讨影响区域内的交通组织方法,包括场站周边路网配置、邻近交叉口设计和场站出入口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616.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olution of the non-steady state wheel-rail contact problem. Firstly, the existing models are analysed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none of them ha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or accuracy characteristics required to be used in a railway simulation programme. Following this, a new solution is proposed to the problem that allows obtaining sufficiently accurate results with a relatively low computational cost.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t has been assumed that only one type of creepage is variable with respect to the time. Further work is necessary to extend it to more general cases.  相似文献   
617.
通过对油田集输管网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基于产量距离之和最小的井组最优划分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基于整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实例计算表明:建立的以产量距离之和最小为目标的数学模型更能反映集油管网投资的经济性,采用基于整数编码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其寻优效益高,且收敛性和稳定性也较好.最后求得的产量距离和为18 937.93 km·t/d,比文献[2]中的划分结果小1 381.07 km·t/d.  相似文献   
618.
新-旧骨料的接触类型及其比例决定了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强度和耐久性.对比了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的物化特性差异,分析了AC-20C型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通过截取试样断面图像、提取骨料接触点对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中不同骨架接触类型及其比例进行了量化表征.结果表明,与天然骨料相比,再生骨料针片状含量和表观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619.
在压力容器开孔补强的薄壳理论分析中,通常假设在补强圈与容器壳体之间没有接触,接触应力对于结构应力分布的意义和影响尚不清楚.应用ANSYS软件对内压作用下补强圈与壳体间接触行为进行有限元分析.考察了接触变形和接触压力,探讨了补强圈与壳体间隙变化、刚度因子以及不同直径的接管对接触行为的影响.相对于开孔补强的薄壳理论,文中更好地预测了补强圈与容器壳体间的应力场分布,得到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