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6篇
综合类   38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为了对采用吊拉主动加固方法的钢筋混凝土系杆拱桥进行基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的加固效果评价,首先,利用ANSYS软件建立空间梁、板和杆单元的桥梁结构有限元梁格模型,并选取三轴9自由度的车辆模型及路面不平度等级B分别模拟实际车辆及桥面状态,将梁格模型调入BDANS软件,通过数值模拟车、桥动力响应,计算得到桥梁动位移、加速度响应,研究加固前后桥梁控制截面所受到的动力冲击作用;然后,分析桥梁加固前后不同位置加速度响应的频谱特征;最后,对依托工程动力特征、动态响应及车桥耦合作用的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加固后结构的竖向自振频率较加固前均有提升,但提升幅度较小;加固前后结构不同位置的动力响应随车速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且车速在60~80 km·h-1时,加固后结构跨中截面的动力响应降幅最大;加固后结构控制截面的加速度均方根值小于加固前,根据其变化幅值建议车辆通过加固后桥梁结构的速度为60 km·h-1,以保证行人过桥时的体感舒适度、通行效率及行车安全;通过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基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对桥梁结构加固后行车性能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熊仆  丁全 《专用汽车》2006,(1):41-43
利用CATIA软件可完成自卸车模拟实际工况和负荷下的结构应力分析,并通过对比安装防摆架和不安装防摆架工况下的计算,获得了以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并通过实物试验才能得到的数据,从定量的角度分析防摆架以及整个上装在自卸车举升过程中应力和形变的变化趋势,为准确评价自卸车防摆架作用提供了可信的数据。  相似文献   
63.
既有桥梁承载力评定方法的研究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对中美两国桥梁状态评定中的外观调查法、检算评定法和荷载试验法进行了调查、比较和评述,从评定等级设置、公式形式、折减系数等多个方面展开详细对比,并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结合实际应用的效果和体会,对其中的一些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4.
结合实际工程开展了高标号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通过现场试验与理论分析,观测掌握混凝土梁的徐变特征及变化规律.以C50混凝土梁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应力应变测量、变形测量,并通过计算绘制了徐变系数-加载龄期曲线,将计算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理论计算值及实测值之间存在差异的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65.
客车中涂漆的干湿打磨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1m公路客车中涂漆的干打磨与湿打磨工艺操作、质量、成本的优劣对比,从而选择最佳的中涂漆干打磨与湿打磨组合。  相似文献   
66.
动车组故障轨边图像自动检测系统(TEDS)采用模块化、小型化的设计理念,运用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对异常图像进行分级报警.在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基础上,设计了整个图像识别框架,针对不同部件,采用逐级细化、图像对比、分级预报算法,提高动车组故障自动识别效果,达到分级报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7.
对两根预应力叠合连续梁和两榀预应力叠合框架及其对应的一根现浇连续梁和一榀现浇框架进行了加载破坏对比试验 ,探讨了预应力叠合受弯构件的延性性能 ,为预应力叠合结构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8.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常常伴随着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这一现象可描述为反差.反差是理论与实践双方矛盾运动的不一致性及其在人们认识上的反映,这一推论可作为反差现象的本质解释.理论与实践的反差本身就孕育着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这一结论显然是对理论与实践反差现象的意义评价.对理论与实践反差现象的描述、解释和评价,既是一个世界观问题,又是一个认识论问题,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因而是一个如何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69.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警告言语行为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了警告言语行为的实施规律,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影响中美两国人实施警告言语行为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总结了对跨文化交流及英汉语言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0.
高层建筑在桩-土-上部结构共同耦合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桩-土-上部结构共同耦合作用"与"正常设计条件"两种情况下,上部结构的内力及变形情况,并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下部结构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从而使设计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