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65篇
综合类   132篇
水路运输   67篇
铁路运输   24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具体应用到土洞处理方案综合评价研究中,结合处理方案评价的特点根据需要分成若干个指标,建立了指标集、评价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实现对土洞处理方案择优综合评判。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的权重集,取得较好的效果。实例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可在方案优选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2.
邓涛  余承华 《路基工程》2010,(1):121-123
以CASBEE为理论基础,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绿色施工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军队工程重视隐蔽防护的特点,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军队绿色施工评价模型,实现绿色施工的科学化、军事化。提出了适合军队绿色施工评价的方法,为我国军队建设工程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3.
以超微分同性质凹函数及支撑函数作为性质的扩展载体,将凸合作对策的性质与其经典解核心联系起来,从而得到凸合作对策非空核心的一扩展性质,即其核心满足Minkowski和与Minkowski差。  相似文献   
164.
臧利林  贾磊  罗永刚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7):103-106,158
建立了交叉口交通流的动态模型,基于该模型实现了交通信号相位的动态配时,提出了一种考虑双向绿波的干线相邻交叉口相位差优化控制方法,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GA)进行求解,从而实现交通干线分级递阶协调控制,避免了交通拥挤和堵塞。以济南市经十路干线交叉口为对象,选择不同时段的车流量数据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小车辆排队长度,从而提高干线交通畅通,降低车辆平均延误时间,是进行城市交通干线控制有效且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5.
汽车主动悬架最优控制:采用频域计权形式性能指标函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从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角度出发,研究了主动悬架的最优控制问题。根据坐位人体的振动响应特性构造了频域计权形式二交型性能指标函数。  相似文献   
166.
摘 要;中段接力制导作战是协同作战的一种具体协同模式.提出基于平台间雷达互测机制与导航信息的目标指令参数误差估计模型.根据平台间的雷达互测机制得到的平台量测和两平台惯导设备输出的自身定位信息,在发射平台的传感器局部坐标系中表示出目标和平台的位置坐标,实现多传感器数据位置对准,并对各平台的设备偏差进行估计和补偿,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提高了各平台的传感器测量数据精度.  相似文献   
167.
我国城市化进程正进入快速道,目前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在城市化历程中,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土地、能源的日益紧张,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存,尽量不破坏老城区的面貌。为响应化学建材组在《“十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要加速淘汰能耗高、寿命短、不符合节能政策的落后产品,在实际工程中利用原有河道,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上在河道中采用玻璃钢夹砂管、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两种管材相结合,并采用多种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68.
针对高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因有限运能,不足以满足乘客出行需求而引发的安全问题,需要采取客流 控制策略来调节进入车站的客流量,以缓解车站拥挤。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深度 Q 网络的多站协同控制模 型,用来优化每个车站在一定时间内的进站量,以最小化地铁车站乘客的站台超限量、平均等待时间,提高 客流控制强度的综合效益。以北京地铁八通线为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 提出的模型可以在客流控制强度较低的条件下有效地降低乘客等待时间,提高乘客出行效率,有助于缓解车 站的乘客拥堵。  相似文献   
169.
自动驾驶专用车道对混合交通流的作用与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流大小相关.为分析已存在自动驾驶专用车道场景下CACC车流在各车道上的分布情况对交通流的影响,利用已有的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ing Vehicle,HV)和CACC跟...  相似文献   
170.
吴乐  张倩  单忠德  赵博  王绍宗 《船舶工程》2020,42(2):122-126
为实现船舶分段制造的流水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出一种针对车间级的多工位协同制造控制系统,实现针对工位级的精确作业计划。通过分析分段制造工艺数据流、多工位协同作业的特点和关键协同数据,建立以月度生产计划总工期最短为目标的多工位协同作业数学模型。通过搭建仿真验证平台,以上海某船厂的实际案例数据为基础,充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为多工位协同控制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