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99篇
综合类   153篇
水路运输   34篇
铁路运输   60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01.
Actuated traffic signal control logic has many advantages because of its responsiveness to traffic demands, short cycles, effective use of capacity leading to and recovering from oversaturation, and amenability to aggressive transit priority. Its main drawback has been its inability to provide good progression along arterial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way of providing progression along arterials, coordinated–actuated control with a common, fixed cycle length, has many drawbacks stemming from its long cycle lengths, inflexibility in recovering from priority interruptions, and ineffective use of capacity during periods of oversaturation. This research explores a new paradigm for traffic signal control, “self-organizing signals,” based on local actuated control but with some additional rules that create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The primary new rules proposed are for secondary extensions, in which the green may be held to serve an imminently arriving platoon, and dynamic coordination, in which small groups of closely spaced signals communicate with one another to cycle synchronously with the group’s critical intersection. Simulation tests in VISSIM performed on arterial corridors in Massachusetts and Arizona show overall delay reductions of up to 14% compared to an optimized coordinated–actuated scheme where there is no transit priority, and more than 30% in scenarios with temporary oversaturation. Tests also show that with self-organizing control, transit signal priority can be more effective than with coordinated–actuated control, reducing transit delay by about 60%, or 12 to 14 s per intersection with little impact on traffic delay.  相似文献   
302.
协同设计技术在大型交通勘察设计企业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研究协同设计技术,提出交通勘察设计企业为提高勘察设计效率和质量应采取的对策。 研究方法:分析协同设计在大型交通勘察设计企业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国内外协同设计的现状,结合协同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了交通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协同设计的方法。 研究结论:交通勘察设计企业的协同设计宜采用逐步推进的方式,可分4步,即:(1)利用现有网络及相关资源搭建一个简单的协同设计平台,按照“松散型协同”方式开展设计,摸索适合自身的工作模式;(2)结合各自特点梳理基于文件级协同的需求,建设实用性强、技术性能好、集成性高、应用方便的协同设计平台系统,并开展设计;(3)以主导专业应用软件为基础,制定与其他专业的数据接口标准,并形成集成化软件,实现不同专业间设计规程的集中管理和数据的交流、传递;(4)引入BIM,制订完整的数据标准,在三维设计的环境下开展协同设计,实时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303.
王晋 《水运工程》2006,(B09):99-101
基于Hiley打桩公式,考虑地基土对桩的压缩影响,按变形协调原则,提出了控制贯入度计算公式,经与试沉桩资料对比分析,具有较好的吻合性。本计算公式对合理确定打桩控制贯入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4.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粮食码头及吞吐量现状的分析,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需求和生产情况,通过产销平衡法预测未来珠三角粮食需求量及吞吐量,并分析了今后珠三角粮食运输结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05.
作者首先提出了城市交通系统应在协调中动态发展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主要协调问题,根据文中城市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目标,对我国城市交通系统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几类重要协调问题的协调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06.
李晔 《城市交通》2006,4(2):56-60,24
分析了城市建筑综合体交通协调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综合体与城市整体交通协调、建筑综合体内部交通平衡与建筑综合体内部交通环境设计三部分。阐述了设计中的三个主要步骤:交通区位与性质分析、交通需求分析与预测以及交通系统设计与评价。说明了城市建筑综合体交通协调设计应用的交通需求分析、交通设计与交通系统仿真三类核心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杭州市民中心交通协调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307.
从工程项目动态优化管理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一种广义的工程项目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根据系统分析及协调的原理,在控制系统决策过程中建立了协调度判定模型,对网络计划的多种优化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该方法应用于公路工程项目实际,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8.
供应链中供需协调及数量折扣定价模型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非合作博弈条件下,供应链中的供需双方独立确定各自的最优批量,虽然其中一方处于最优决策之中,但整个供应链系统未达到最优,为使供应链得到优化、供需双方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出了供需双方合作博弈条件下的最优批量及数量折扣定价模型,据此,可计算折扣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供需双方博弈力量以及对供应链业绩的贡献,即可确定合理的价格折扣。  相似文献   
309.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正确解决汾柳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唯一正确指针,汾柳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从立项、选线到施工管理以及排除地方干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10.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上跨天桥常见型式,对新桥型与环境的协调,结合在汾阳至离石段高速公路上桥型的选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