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99篇
综合类   153篇
水路运输   34篇
铁路运输   59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上海市轨道交通防恐协调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恐所针对目标极为泛化,范围广而难以找到防备的焦点.通过对政府、企业和社会三者关系分析,得出防恐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托政府以实现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及社会公众共同致力参与的防恐工作.提出在软课题方面进行深化研究,在协调体制上展开充分探讨,以完善轨道交通防恐体系.  相似文献   
62.
为了提高滑行能量回收经济性和踏板制动安全性、舒适性,基于交通信息,提出了电动汽车(EV)制动协调策略。分析了滑行制动的经济性,由交通信息和汽车行驶状态确定滑行制动强度;由道路信息和前方车辆信息建立汽车安全距离模型和碰撞预警策略,利用预警信息对滑行制动和踏板制动强度进行协调。对本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利用交通信息的滑行策略,在通行良好工况下综合能耗减少1.1%,拥堵工况下减轻驾驶员的制动疲劳;预警和协调策略避免了频繁预警,减小了紧急避撞触发几率。因此,利用交通信息能够辅助驾驶员进行更加合理的制动。  相似文献   
63.
当今时代,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融合和发展,国家之间因贸易而产生的摩擦也日益增多。追求贸易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本来是发展大计。但当它成为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时。如何应对,如何使其与世贸规则协调,则成为我国应该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绿色壁垒问题的研究,希望能对其突破及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4.
分析了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指出应当正确对待会计制度的中国特色与国际化问题。回顾了我国会计国际化协调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国际协调的策略。  相似文献   
65.
基于江苏省交通运输现状,通过计算各种运输方式的外部广义费用,结合江苏省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先发展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铁路运输兼顾发展的3种运输模式。根据外部广义费用计算结果,分析比较3种运输模式优劣势,最后基于公路运输为主,适度提高铁路运输的公、铁、水3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6.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万经  杨晓光 《城市交通》2010,8(6):70-78,16
公交信号优先是提高公交系统运行速度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回顾公交信号优先控制40多年的研究成果,以总结该领域的总体研究脉络。对被动优先、主动优先、实时优先以及与不同设施相结合的信号优先控制策略进行了综述分析。研究表明,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的发展历程是:控制的实时性逐步提高,优化要素的考虑逐渐全面,控制对象日益扩大,控制策略逐步系统化、适用性逐步增强。最后指出,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多目标平衡、控制策略的协调与网络优先控制,以及控制与调度策略的协调优化是后续研究的重点,而公交车辆行程时间预测以及如何应对预测偏差带来的影响仍然是信号优先控制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7.
结合苏州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特点和客流特征等,对其网络化运营后的管理架构体系、资源保障、信息管理等进行了论述,构建了一个由“网络管理层、线路控制层、现场执行层”构成的管理架构,建立了由运营管理、维护保障、客运服务、信息管理、人力资源、后勤保障等体系共同保障的网络化运营体系.  相似文献   
68.
主要介绍客运专线设计过程中信号专业与其他专业配合内容,以及信号系统设计中与常规方式设计不同部分的注意内容.  相似文献   
69.
在阐述编组站与衔接区间能力协调含义的基础上,以预测期时编组站能力紧张为研究背景,综合考虑线路区间车流量调整和编组站解编系统能力改造2种措施,提出编组站与衔接线路区间能力协调模型,并利用LIN-GO数学软件实现求解.  相似文献   
70.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的协调发展,建立了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分析上海和宁波两港口国际集装箱中转量、港口群水路集疏运比例的影响因素,建立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的因果关系图,通过系统模拟进行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功能的合理定位、集疏运结构的优化和近洋航线中转港的选择。仿真结果表明:2010年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中转量将呈现增长趋势,上海港水路集疏运比例超过30%,长江三角洲地区应以上海港为集装箱枢纽港,优先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太仓港将具备长江三角洲近洋航线中转港的能力,太仓港可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近洋航线主要中转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