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3篇
  免费   118篇
公路运输   644篇
综合类   870篇
水路运输   375篇
铁路运输   229篇
综合运输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于连春 《交通标准化》2010,(24):119-121
长期以来,不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层是柔性的还是半刚性的,路面开裂问题一直普遍存在,而路面裂缝会导致坑槽、翻浆、路基软化等路面病害,进而导致路面破坏,因此路面裂缝病害的研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92.
热水锅炉水冷壁管爆管原因常与水质不良、管道结垢、腐蚀和磨损、热偏差和循环阻力、发生膜沸腾、维护保养不规范、启停频繁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改善水质,正确维护和保养锅炉,定期排污除垢,低温连续供暖,添加表面活剂,减少摩擦降低水流阻力,是防止水冷壁管爆管故障,延长锅炉寿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3.
朱兴龙  卢洪  李军 《交通标准化》2006,(10):121-123
通过对江平公路靖江段早期裂缝的调查及钻芯取样,结合江平公路靖江段的施工,分析沥青路面两类早期非荷载型疲劳裂缝的产生原因和开展方式,提出相应的处治措施,可为同类病害的处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横向开裂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湖南省耒宜高速公路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结构,通过选取影响CRCP横向开裂的13个主要因素(包括板厚,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温缩系数、干缩应变、抗压强度和徐变系数,钢筋的弹性模量、温缩系数、直径和间距,以及地基摩阻系数、钢筋粘结强度和温降)的5种取值水平,采用考虑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滑移及面板与基层之间摩阻滑移的交界面非线性性质和徐变作用的一维非线性分析法,由迭代计算同时得到CRCP的平均裂缝间距、平均裂缝宽度和最大钢筋应力,从而按相对比较的方法对各参数影响CRCP横向开裂的敏感性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控制CRCP横向开裂的主要措施有:选取适宜的钢筋等级、品种与混凝土标号,选取合理的钢筋间距和直径的配筋方式,并控制混凝土和钢筋的收缩性质。  相似文献   
995.
温度应力对坞式船闸底板开裂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施工期或施工完建期坞式船闸底板容易开裂且裂缝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针对这一现象采用有限元仿真模拟方法进行分析,认为混凝土水化热温升导致的温度应力是引起底板开裂的重要原因,并指出要注意混凝土温度应力的控制。株洲航电枢纽船闸的工程实践表明分析及建议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96.
从原材料、基层、施工、养护等方面分析了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针对病害原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97.
裂缝是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为研究沥青路面裂缝开裂的修复方法以及产生裂缝的原因和机理,通过对比试验,采用高聚物对裂缝进行修复,比对修复前后的沥青小梁试件在不同温度下的抗弯拉强度,并得出: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原状试件与修复后的小梁试件对于抗弯拉强度的效果逐渐接近;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试件的抗弯拉强度均有所下降;当温度达到35℃时,通过高聚物修复后的小梁试件的抗弯拉强度达到原状小梁试件的抗弯拉强度的85.71%。以产生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98.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路面裂缝识别经常面临训练数据集小,以及路面图片标注成本高等问题,基于小规模路面图片数据集,利用卷积自编码(CAE)方法进行数据增强,开展包括路面裂缝在内的路面目标智能化识别方法研究。在传统图像几何变换数据增强的基础上,采用CAE重构图片方法对原始数据集进行两步骤扩增;利用卷积神经网络DenseNet,设置了不同数据扩增方法的对比试验;针对沥青路面裂缝图片背景较黑,裂缝特征不清晰,无监督聚类学习难度大等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CAE预训练的深度聚类算法DCEC,对经数据增强的路面图片进行无标注的聚类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经过DenseNet网络100代的训练,在同一测试集的测试下,基于原始数据集训练的网络分类准确度为78.43%,利用传统图像处理方法进行扩增后准确度为83.44%,利用所提出的图片增强方法进行数据扩增后准确度达87.19%;在保持扩增后数据集样本量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与几何变换、像素颜色变换等经典数据增强手段相比,CAE重构图片的数据扩增方法有较高的路面图片识别精度;CAE数据扩增方法较受训练数据集样本量的影响,利用传统方法将数据集扩增后进行CAE特征学习,重构后的图片样本更易被机器识别;相较于传统机器学习聚类算法,所提出的的DCEC深度聚类方法将聚类准确率提升了约10%,初步实现了无需人工标注的路面目标的端到端智能识别。  相似文献   
999.
该文就广州市某大桥合龙区域箱梁底板预应力张拉时,较多裂缝出现在箱梁底部的情况,通过现场勘察和计算分析,发现钢束实际产生的向下拉力远大于理论值。实际荷载作用下的箱梁局部分析表明过大的拉力拉断钢束孔道侧壁,导致裂缝的产生。文中针对该类裂缝提出了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张文正 《隧道建设》2020,40(Z1):270-277
为研究不同车站折返线配线型式,满足折返能力和折返功能,减少车站规模和造价,以南昌地铁3号线银三角北站为背景,分析和研究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的折返间隔和适用条件,得出不同条件下推荐的折返配线型式。对于线路的永久起、终点站,从节能投资、减少车站规模和提高折返能力的角度,优先采用站前折返的方式;对于线路的临时起、终点站,需要结合远期延伸线路长度、车站型式、车场选址和全线配线综合确定;对于中间站,一般设置单渡线起临时折返功能,或者与停车线一起设置贯通式双停车折返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