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71篇
综合类   83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法具有施工作业标准化、工作周期化的特点而被广泛采用,但箱梁节段张拉锚固面底板常产生纵向裂缝.利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桥箱梁节段张拉锚固面底板混凝土及横向钢筋应力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底板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后续节段施工对裂缝宽度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的结论对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法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
结合实际工程中CS外墙板温度裂缝情况,采用ANSYS8.1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普通CS外墙板和加强型CS外墙板的温度应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对两种墙板温度应力和裂缝形式的比较,说明了加强型CS外墙板能够提高墙体刚度,有效降低墙体的温度应力,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利于该种新型墙板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为提高港口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提出建议。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特点,其中的成因可概括为:温度变化、钢筋锈蚀、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原材料不符合规范等几种。分析了它们的特点。针对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94.
针对钢轨斜裂纹特点提出钢轨非对称打磨技术以减轻和控制斜裂纹的形成与发展速率。利用SIMPACK动力学软件建立"蓝箭"号动车动力学分析模型,研究钢轨非对称打磨对列车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轨非对称打磨基本不影响车辆动力学性能和蠕滑行为;钢轨非对称打磨改变了轮轨接触几何参数,使轮轨接触点远离原内侧轨肩位置;钢轨非对称打磨通过改变钢轨廓形导致接触斑面积增大,明显降低轮轨最大接触应力;钢轨非对称打磨通过改变轮轨接触点分布和降低接触应力可减缓钢轨斜裂纹的萌生与扩展。  相似文献   
95.
邵辉 《铁道建筑》2020,(1):112-115
随着大准铁路运量逐年增加,钢轨伤损数量增多,种类复杂化,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目前大准铁路钢轨探伤主要采用手推式探伤仪,效率低,成本高。近年来国内各铁路企业逐渐引进国外大型钢轨探伤车,取得了一定的使用效果,但受对中不良等因素制约,核伤漏检率高,无法适应国内重载铁路钢轨探伤需求。本文基于国际先进的快速相控阵技术,提出一种相控阵超声波探头布局方式,在高速、高效检测前提下,可较好兼容不同轨型或不同打磨量钢轨,有效克服了对中不良等问题对检测的影响,提升了钢轨缺陷尤其是轨头核伤的检出率,节省了探伤成本。  相似文献   
96.
目前国内对明洞隧道拱墙衬砌浇筑过程中出现的环向裂缝研究较少,该类裂缝由于是非受外力作用产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该类裂缝会引起隧道渗水、甚至影响结构耐久性。为了解决明洞隧道拱墙衬砌环向裂缝问题,依托京张高铁东花园明洞隧道工程实例,对明洞隧道衬砌环向非受力裂缝宽度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化研究,通过对环境温度、配筋率、每版衬砌长度、底边墙的约束度等不同工况进行理论分析,提出明洞隧道衬砌混凝土非受力裂缝关键影响因素,并对裂缝的宽度和长度进行理论量化计算,提出该类裂缝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结果可为其他类似的明洞隧道衬砌设计、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7.
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 ,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8.
结合施工现场的特定条件,制定详尽的浇筑方案和技术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泵送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升。并消除冷缝现象。实践证明,该技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
为解决苏通大桥承台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从原材料优选、配合比优化、施工方案优化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裂缝预防措施,同时结合施工期间的温度监控、沉降监控制订了动态裂缝综合控制体系,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了内部裂缝产生的概率,并检测了承台的表面浅层裂缝,分析了裂缝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0.
系统地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四种常见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