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0篇
  免费   316篇
公路运输   1085篇
综合类   861篇
水路运输   403篇
铁路运输   324篇
综合运输   10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01.
以汽车的动力特性和通过特性为理论依据,根据目前快速公交专用车辆大都采用低地板大型铰接底地板车辆的现状,结合其容量比一般普通公交大得多的特点,对快速公交专用道的道路线形设计进行分析,提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2.
浙江甬台温高速公路受强台风"海葵"影响,里程桩号为K1566处的边坡工程有明显变形破坏现象。基于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对产生边坡滑移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配套方案应用于边坡滑移处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3.
利用解析法对加筋板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忽略材料非线性的影响,利用理论方法求解四边简支加筋板的整体屈曲临界应力。对有一根加强筋的加筋板,定义板的挠曲函数,将其代入边界方程和协调方程,求解线性方程组的特征方程得到加筋板的临界应力。对有2根或多根加强筋的规则加筋板,利用能量法导出统一计算的公式得到临界应力。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和Nastran进行数值仿真,与理论解比较后得出本文计算方法是正确的,可以准确求解加筋板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4.
选取江宁河典型性断面,结合河道工程地质条件,合理选取参数,运用瑞典条分法对江宁河堤防工程边坡现状进行稳定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205.
在线路纵断面的设计中引入节能坡设计理念,对优化线路纵断面设计、降低牵引能耗值和节省运营支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高速铁路的特点,提出高速铁路进站节能坡的设计方法和计算算法,给出计算流程,确定各影响参数的约束条件。开发进站节能坡设计程序模块,实现多参数化的进站节能坡设计。在此基础上,采用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对车站坡段坡度、车站中心至节能坡变坡点距离、动车组编组质量、进站制动力使用系数、节能坡进入初始速度5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和仿真分析,确定各因素对进站节能坡的影响程度,为进站节能坡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6.
研究了简支纵向受压杆件和板结构的横向固有频率与临界荷载,得出固有频率的平方与纵向 力成线性关系的结论,表明ω2~P的关系是一条直线。  相似文献   
207.
本文系统分析了悬架系统对整车性能的影响,并且给出了整车因悬架问题导致的各种故障以及从设计角度及质量控制角度如何避免。  相似文献   
208.
介绍了由于特殊原因影响高速公路路基爬坡道侵占主线时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09.
用甘油法分别测定了CM-9Cb、R347和国内新研制的T91专用焊条熔敷金属中的护散氢含量,通过阴极电解渗氢和定载延迟开裂试验,研究了选用不同焊条焊接时、T91与钢102异种钢接头的氢致裂纹倾向,确定了临界启裂应力。  相似文献   
210.
With the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and sensing technologies, estimating vehicular queue length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becomes feasible and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The existing studies provided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estimation; however, the studies have some restrictions or limitations more or les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ology for estimating vehicular queue length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using multi-source detection data under both undersaturated and oversaturated conditions. The methodology applies the shockwave theory to model queue dynamics. Using data from probe vehicles and point detectors, analytical formulations for calculating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residual) queue lengths of each cycle are developed. Ground truth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numerical experiments conducted at two intersections in Shanghai, China,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t is found that the methodology has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s of 17.09% and 12.28%, respectively, for maximum queue length estimation in two tests, which are reasonably effective. However, the methodology is unsatisfactory in estimating the residual queue length. Other limitations of the proposed models and algorithm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