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69篇
公路运输   368篇
综合类   440篇
水路运输   192篇
铁路运输   368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31.
为了确保流线型列车头部结构与外形一致,分析了流线型头部外形与结构特点,在Auto-CAD的ARX、Ⅰ-deas的OpenⅠ-deas平台上,提出了流线型列车头部外形与结构设计制造一体化方法。它包含三个模块:一是应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线曲面造型原理进行外形设计;二是应用NURBS曲面的求交理论和三维几何造型技术进行结构设计;三是采用NURBS曲线的线段拟合理论编制结构平面曲梁数控加工模块。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按照人们的意志自由、快速地设计复杂的流线型列车头部外形,自动生成以平面曲梁构成的网格状头部结构,并针对不同的数控切割设备,生成相应的平面板梁数控加工文件;将过去传统的由设计、工艺、加工等多部门协作耗时的工作,集中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实现了列车头部设计制造一体化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532.
旅游客源需求预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其发展变化具有增长性和波动性。本文根据1998年~2005年江苏省入境旅游客源数据特征,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GM(1,1)模型以及指数曲线模型分别进行预测,然后结合这三种预测方法的特点,提出非负权重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实例运算的对比分析,证明组合预测模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预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优于单一预测模型,江苏省入境旅游客源的非负权重组合预测模型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33.
车道识别过程中搜索车道线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雁冰  管欣  詹军 《汽车工程》2006,28(5):439-442
提出了一种在RO I(region of interest)即感兴趣区域中建立搜索窗口的车道识别算法,使其能够很好地处理非理想路况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建立实时动态搜索窗口,除了能精确地追踪车道标志线之外,还能应用于弯路路况。运用LM edSquare曲线拟合算法提高了车道拟合过程的稳健性和精确性。由于RO I的建立,整个识别过程的计算量大大降低,适应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534.
张军 《交通标准化》2007,(5):109-111
在干线公路设计中,三单元平曲线是较常见、使用频率较高的平面线形,因此深入剖析其设计原理,对其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合理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5.
轨道交通轮轨间的粘滑振动是小半径曲线轨道上发生波磨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具有扭转和弯曲自由度的单轮对仿真模型来研究轮轨间两个主要参数对于抑制粘滑振动、减缓波磨形成的影响。降低Kalker系数后,线路圆曲线段没有出现粘滑振动,蠕滑力-蠕滑率关系曲线的饱和点也移向更高的蠕滑率值;内外轮轨摩擦系数同时降低后,抑制了粘滑振动,但轮轨间仍处于滑动状态,当内外轨摩擦系数降低值不一致时,线路曲线段的粘滑振动仍然存在,但峰峰值将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536.
为完成既有川黔(重庆—贵阳)铁路转关口站和綦江站两座曲线车站站线的无缝化改造,采用原位测试的方法测试了其道床纵向、横向阻力,并据此进行无缝化改造可行性分析,进而提出曲线车站站线无缝化铺设和养护维修建议.结果表明:测试区段69型轨枕的道床纵向、横向分布阻力分别为22.69、12.15 N/mm,Ⅱ型轨枕的道床纵向、横向分...  相似文献   
537.
全过程沉降量是软土路基上路堤工程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文章系统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全过程沉降预测方法,评价了其各自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最后通过典型事例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38.
文章基于回弹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混凝土专用测强曲线制定的步骤和方法,为道路工程混凝土强度推定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539.
The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intelligence i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 could make the current high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 much more efficient. Semi-automated vehicles with the capability of automatically following a vehicle in front as long as it is in the same lane an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forward looking ranging sensor are expected to be deployed in the near future. Their penetration into the current manual traffic will give rise to mixed manual/semi-automated traffic.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fundamental flow–density curve for mixed traffic using flow–density curves for 100% manual and 100% semi-automated traffic. Assuming that semi-automated vehicles use a time headway smaller than today’s manual traffic average due to the use of sensors and actuators, we have shown using the flow–density diagram that the traffic flow rate will increase in mixed traffic. We have also shown that the flow–density curve for mixed traffic is restricted between the flow–density curves for 100% manual and 100% semi-automated traffic. We have presented in a graphical way that the presence of semi-automated vehicles in mixed traffic propagates a shock wave faster than in manual traffic.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semi-automated vehicles does not change the total travel time of vehicles in mixed traffic. Though we observed that with 50% semi-automated vehicles a vehicle travels 10.6% more distance than a vehicle in manual traffic for the same time horizon and starting at approximately the same position, this increase is marginal and is within the modeling error. Lastly, we have shown that when shock waves on the highway produce stop-and-go traffic, the average delay experienced by vehicles at standstill is lower in mixed traffic than in manual traffic, while the average number of vehicles at standstill remains unchanged.  相似文献   
540.
复合式衬砌由初期支护、防水层和衬砌组成,是中国现行山岭隧道的主要结构形式,而衬砌是保证隧道长期运营安全的关键。衬砌结构的安全性评价一般根据相关的隧道设计规范进行。现行规范中素混凝土衬砌和钢筋混凝土衬砌的安全性检算公式分别给出,在某些截面内力条件下,不能直接按照安全系数大小进行安全性比较。针对这种状况,首先对现行的衬砌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进行简化,提出衬砌截面安全包络线的概念,根据衬砌截面内力是否位于安全包络线内侧,即可判定衬砌截面的安全性。然后,在探讨截面安全包络线与极限承载力曲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截面极限承载力曲线计算衬砌截面安全系数,进而评价衬砌安全性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衬砌截面安全包络线的概念,对于任意截面内力可简便直观地判定衬砌截面是否安全;衬砌截面内力点(M,N)位于极限承载力曲线关于坐标原点的几何相似曲线上,坐标原点和截面内力点的连线与极限承载力曲线相交,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与内力点到原点的距离的比值则为衬砌截面的安全系数;利用考虑材料非线性的衬砌截面极限承载力曲线,避免了现行规范中出现素混凝土衬砌比钢筋混凝土衬砌截面极限承载力大的现象。研究成果对衬砌截面安全性评价及衬砌结构设计理论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