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41篇
综合类   66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罗俊 《交通标准化》2007,(7):144-147
在城市道路网络中,交通拥挤或阻塞往往发生在道路交叉口处,应用进口道渠化优化设置与模糊控制相互协调的方法控制信号交叉口,能够有效地利用城市交叉口空间与时间资源,并提高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32.
水溶液中以NaCl为掺杂剂动电位法合成聚吡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aC l为掺杂剂和电解质,采用动电位扫描法合成聚吡咯.研究表明:正向电极电位(V2)越大,合成的聚吡咯量越大;吡咯单体浓度越大,动电位扫描生成聚吡咯所需的正向电极电位越低,在0.1MNaC l水溶液中,吡咯浓度=0.10 M时,V2≥0.9 V;吡咯浓度=0.43 M时,V2≥0.8 V.合成的聚吡咯在0.1 M磷酸盐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扫描表征其导电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吡咯单体的浓度越大,所合成的聚吡咯膜越厚,导电率越高;动电位扫描次数越多,合成的聚吡咯膜越致密,与外界介质如空气或水接触的范围相对较小,则聚吡咯膜越稳定.  相似文献   
33.
证明了对于n阶循环群Cn(n>=3),存在3n个点,5n条边的图Gn,且Gn的自同构群Γ(Gn)与Cn同构.  相似文献   
34.
交替荷载作用下钢材本构模型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箱形截面钢桥墩作为数值分析对象,分别使用修正双曲面模型、等向强化模型和随动强化模型预测钢桥墩在正负交替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并通过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探讨了这3种钢材本构模型的各自预测精度和适用范围。结果表明:修正双曲面模型能预测箱形薄壁截面和箱形厚壁截面钢桥墩的滞回性能;等向强化模型和随动强化模型仅适用于预测箱形稍薄截面钢桥墩的滞回性能,对于箱形厚壁截面钢桥墩,其预测结果则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35.
差族是组合设计理论中一类十分重要的设计,利用差族可以有效地构做其他各类设计.给出了Zgv上(gv,g,3,λ)-Mendelsohn差族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6.
燃油品质对柴油机燃烧循环变动特性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用3种柴油进行了柴油机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转速和负荷下柴油对燃烧循环变动特性及柴油机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全负荷速度特性下,随着转速的升高,最高燃烧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的循环变动率逐渐减小;相同转速下,负荷越小,最高燃烧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的循环变动率越大;燃油的十六烷值越小,其自燃性越差,着火滞燃期越长;初馏温度较低时,轻馏分含量较高,参加预混合燃烧的份额大,容易造成燃烧速度加快,压力升高速度快,导致最高燃烧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的循环变动率变大,对应燃烧过程变粗暴,由此实现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37.
为明确冻土地区混凝土桩基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土流变效应对桩端位移、桩端阻力以及桩侧冻结应力的影响,利用在冻土中的混凝土模型桩顶端施加正弦波循环荷载的方法,包括改变循环荷载大小、加载频率和冻土温度,开展了循环荷载下桩土流变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循环荷载大小、荷载频率及冻土温度是影响混凝土单桩-冻土流变效应的主要因素;冻土流变效应的存在,致使桩侧冻结应力随时间推移而降低,而桩端阻力逐渐变大;荷载频率增大,桩侧冻结应力也随之变大,而趋于稳定的时间较短;温度升高,桩端位移就越大,桩侧冻结应力越小,其趋于稳定所需时间也较长;对于多年冻土区桩基础,在设计及运营中应尽量保持及降低冻土的负温,降低荷载频率.  相似文献   
38.
电化学除氯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化学除氯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退化可能引起结构构件抗震性能劣化的状况,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混凝土桥墩电化学除氯处理后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试验构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耗能、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桥墩经电化学处理后,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其破坏形式可能由弯曲破坏转化为弯曲-粘结破坏,滞回曲线由丰满变得干瘪,耗能能力降低,峰值后试件的承载力下降,刚度降低;在利用电化学除氯的优势延长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同时,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化学除氯带来的不利作用。  相似文献   
39.
在单轴压缩、恒幅和变幅下,分别对花岗岩、白砂岩和大理岩进行循环荷载疲劳试验,建立了一种测定岩石疲劳应变率双因素实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变幅应力是影响岩石疲劳变形特性的主要因素;变幅与恒幅应力相比,变幅应力的基础疲劳寿命和临界强度分别降低了15.8%~18.0%和21.6%~25.8%,临界应变率增加了17.3%~21.3%.尽管岩石的试验数据离散性很大,但该模型对于测定岩石的疲劳应变率和疲劳寿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传统方法相比,它更准确、更符合实际;该模型对岩石疲劳变形规律的研究和岩石基础工程长期稳定性监测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反复荷载作用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长期挠度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运营阶段实际长期挠度超过其设计值已成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对桥梁的使用性能和结构安全均造成严重隐患。通过对现有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长期挠度发展规律和计算公式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合理的计算模式和方法,并运用于一座实际桥梁,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长期挠度计算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