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67篇
公路运输   235篇
综合类   274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陆悦  周强 《交通标准化》2010,(9):149-153
选择经济性与可实施性较好的公交专用道,适当超前规划与建设公交专用道网络,并且在路口通行权、衔接换乘等方面给予公交适当的特权,对于构建符合现代生活水平要求的、和谐的公众出行系统,真正落实公交优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2.
在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如何解决好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的重视。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除了采取完善安全标志,设置强制减速停车区、防撞墙、避险车道等方案以外,利用彩色振动标线进行强制减速也是其中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通过运城至三门峡高速公路利用彩色振动标线进行强制减速实施情况,详细介绍了利用彩色振动标线进行振动标线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3.
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堵塞造成了道路利用效率低下,并伴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各种各样的高速公路控制方法应用于缓解交通堵塞。本文提出强化学习型匝道控制模型,该模型以交通流模拟为预测工具,以人工智能的强化学习为最优化选择模型,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有记忆功能和性能反馈功能,且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应用JAVA针对不同的交通状态进行模拟再现,模拟结果表明匝道控制模型对于减少交通堵塞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4.
叶欣 《交通标准化》2010,(19):19-22
面对大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状况的日益加剧,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合理设置公交专用道已成为缓解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阐述设置城市公交专用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市道路结构和交通特性,介绍南京市中新路公交专用道的设计方案,可供市政建设及交通管理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5.
通过对大桥上部主桥钢桁梁结构分析、内力计算,确定钢桁架加固方案,对行车道钢筋混凝土小"T"梁更换为"П"形梁,达到公路—Ⅱ级汽车荷载标准,为该类桥加固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26.
收费站车道配置研究是ETC收费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其目的是使收费资源最优配置及合理利用。为了合理配置ETC收费站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数,发挥车道利用的最大效用。本文首先从排队论原理分析了ETC收费站车辆排队模型,再用增量效益成本比率分析其成本效益,并以增量效益成本比率最大为目标建立ETC车站车道优化配置模型,最后通过一个工程实例验证了此模型。该模型为ETC收费站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数配置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计算方法,为ETC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帮助,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7.
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由于机动车出行量的不断增长,使得现有道路资源、传统的交通控制及组织方式已无法满足出行者的需求。通过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与TD-SCDMA系统的共性进行分析,借鉴TD-SCDMA系统中DcA的原理,并结合现有道路资源分配方法,提出车道动态分配的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分析基于双重缓冲车道和基于部分共享资源的双阈值车道预留动态分配策略。  相似文献   
128.
本文以重庆主城区为例,结合山地城市道路条件特征基础,重点针对路段形式、节点处理、公交停靠站设置三方面,提出了适宜于山地城市的公交专用道设置方法,为重庆公交专用道的相关地方标准编制提供了理论支撑,对同类型城市公交专用道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9.
传统换道模型中,把前后临界空隙作为参数固定数值,忽视了车辆和车道间的动态交互作用等因素.从分子动力学角度,系统考虑跟驰需求安全特性,从动态的需求安全距离角度研究车辆在“跟驰-换道-跟驰”过程中的行驶状态转换.确保在换道完成时,换道车辆和目标车道后车能以需求安全距离进行跟车行驶,建立了模拟分子动力学的期望安全间距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分子动力学特性模型可以把跟驰行为和换道行为很好地结合起来.研究成果为分析车辆运行交互特性,车辆可变限速技术,自适应巡航控制技术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0.
快速路匝道邻接交叉口交通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匝道车流与地面车流交织、相位绿灯损失以及邻接路口通行能力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运用时空优化设计方法避免交通流交织与冲突,空间上对交叉口进口车道功能的置换设计,时间上根据车流饱和度均衡原则,提出信号组合相位的设计思想,减少路口有效绿灯时间的损失;最后,通过具体实例对优化设计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立交的通行能力提高,车辆的平均延误大大降低,匝道车流与地面车流之间的交织情况基本被消除,改善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