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2篇 |
免费 | 6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04篇 |
综合类 | 310篇 |
水路运输 | 128篇 |
铁路运输 | 115篇 |
综合运输 | 5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71.
考虑土体密实度的钢-土界面剪切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体密实程度对内河码头大尺寸钢护筒嵌岩桩的承载性状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一定含水率及颗粒级配条件下,控制试样土体干密度分别为1.80,1.85,1.90 g/cm3进行土体与钢板的往复剪切室内试验,探索了不同干密度条件下试样在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的剪应力-剪位移关系、极限剪切强度以及界面往复剪切的残余强度。研究发现钢-土界面的剪切过程主要有3个阶段: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极限剪切强度满足摩尔库伦准则且随干密度增大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增大,且呈线性增加;往复剪切过程中,研究剪应力的变化情况发现同方向不同循环过程中最大剪应力几乎保持不变,不同方向剪切循环过程中,负方向剪应力均比正方向稍大。 相似文献
472.
不同崩解条件下泥质红砂岩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程实践表明红砂岩在遇水情况下易崩解,且崩解后红砂岩的物理性质变化较大。以湖南长沙某环保科技园工地现场泥质红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崩解试验和击实试验对不同条件下红砂岩的崩解情况和红砂岩崩解后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等物理性质进行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崩解条件下红砂岩崩解后的差异性,为红砂岩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3.
474.
冻结速度对冻融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冻结速度分别设定为3.33、1.67、1.11、0.83℃·h-1, 在封闭条件下对不同含水率土样进行冻融循环, 测试了不同冻结速度时土样的含水率、干密度、液塑限、抗剪强度及压缩性, 分析了冻结速度对冻融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经过冻融循环后, 试样含水率普遍较初始含水率大, 随着冻结速度的增大, 含水率的增幅呈降低趋势; 当含水率较低时, 冻结速度对试样干密度影响较小, 当含水率较高时, 随着冻结速度的增大, 试样干密度降低; 土样液限随着冻结速度的增大呈增大趋势, 塑限无明显变化; 粘聚力随着冻结速度的增大总体呈增大趋势, 内摩擦角随冻结速度的变化规律与试样含水率密切相关; 冻融后黄土的压缩性较未冻结土样强, 且随着冻结速度的增大, 土样的压缩模量增大。 相似文献
475.
利用压力板仪,进行不同干密度条件下非饱和膨胀土的土水特性试验,分析膨胀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基本特征,探讨干密度对膨胀土持水能力的影响,并根据试验得到的土水特征曲线推出其两个基本特征值。结果表明,不同吸力阶段干密度对持水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对基质吸力低于进气值的边界效应阶段影响不大,基质吸力超过进气值进入转化阶段后,干密度增大明显增强了膨胀土的持水能力;膨胀土的进气值和残余含水率都比较大,并且随着干密度的增大均增大。应用数学模型描述不同干密度膨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分析了干密度对数学模型参数的影响,给出了干密度、基质吸力和饱和度的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476.
结合锦屏二级水电站超深埋四孔引水隧洞工程,研究不同支护时机下洞周关键点位移、不同路径力学响应、能量密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典型断面隧道在毛洞状态不能稳定,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外侧隧道,且两侧极不对称,而中间隧道两侧位移基本对称;当应力释放80%时对应毛洞必须支护;拱顶深部围岩(2~3m)出现最大主应力、最大剪应力、能量密度增高带,外侧隧道拱顶深部围岩(2~3m)力学状态对洞室群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77.
密度是判别交通流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但是在实际中取得交通流密度却相当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定点检测器数据(流量和时间平均速度)来获取交通流密度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了交通工程学的知识,将时间平均速度转化为空间平均速度,然后根据交通流理论中的流密速关系,求解交通流密度,并指出空间平均速度的变异系数对密度的影响很小。该方法直接利用定点检测器数据,对于布设较多检测器的城市快速道路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478.
高海拔低气压地区隧道施工通风技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高海拔低气压地区因其海拔高、气压低、空气密度小,通风机的性能在高原地区与在平原地区相比发生了改变。针对这一特点,分析高原地区影响通风机压力及风量的因素,介绍解决通风机在高原地区性能改变的方法、隧道施工宜采用的通风方式以及高原地区施工通风还应采取的其他一些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479.
室内道路模拟试验已经成为汽车工业一项主要试验项目,而标准路面谱的重构是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不平道路的统计频域特性,重构出时域信号,对室内汽车的平顺性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在介绍了路面功率谱密度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重构路面不平度的核心算法——傅立叶逆变换法,并基于GUI开发了标准路面谱重构软件。最后。对该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80.
为了提高机场跑道摩擦因数测试车的测量精度, 对机场跑道路面不平度和摩擦因数测试车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利用路面功率谱密度和离散Fourier逆变换法建立了机场跑道路面不平度模型作为测量系统的输入激励, 采用阻抗框图建模法, 建立了机场跑道摩擦因数测试车悬挂系统和测试系统模型, 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仿真, 并将仿真结果与现有机场跑道摩擦因数测试车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 通过对机场跑道摩擦因数测试车进行综合阻抗框图建模, 可将最大相对测量误差从15.7%降低到8.6%, 因此, 建立的数学模型测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