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0篇
  免费   163篇
公路运输   609篇
综合类   1307篇
水路运输   422篇
铁路运输   359篇
综合运输   69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山区双车道公路驾驶员疲劳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双车道公路由于地形条件限制线形复杂多变,山体及路侧植被遮挡视线的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驾驶操作的难度和强度.导致驾驶操作频繁、精神紧张.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的驾驶操作极易产生驾驶疲劳,进而发生交通事故.因此,研究山区双车道公路驾驶员的驾驶疲劳特性,可为山区公路的交通安全设计和管理提供参考,预防交通事故,保证人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2.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可供乘客选择的轨道交通出行路径日益 增加,乘客出行路径决策愈加复杂.本文在分析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变量对不同属性乘客出 行路径选择行为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轨道交通乘客个性化出行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基于 非集计理论构建针对不同类别乘客的路径选择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乘车时间、换乘时 间、换乘次数、车内拥挤度及个人属性等因素对乘客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其次,基于不同 类别乘客的路径选择行为差异,构建考虑车内拥挤度变化的乘客个性化出行路径动态规 划算法,为不同属性乘客规划广义出行时间最小的路径.最后,基于广州地铁数据对算法 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针对乘客个人属性规划的最优出行路径,更加贴合乘客的出 行心理.  相似文献   
103.
旅游目的地选择是游客出行决策的核心问题,本文对游客的目的地选择行为进 行了研究.本课题组选取北京市区8个景点,以在京旅游的游客作为研究对象,组织进行了 游客出行行为调查.问卷设计22 项旅游动机,通过对游客旅游动机项提取因子,并对旅游 动机的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把游客分为4 类.在构建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模型时, 对首个目的地和非首个目的地分别建模.模型中引入了旅游动机类型变量,证明旅游动机 对游客目的地选择行为影响显著.另外出行距离在不同阶段对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存 在显著的差异.该模型精度较高,为进一步研究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为减小载荷识别问题对原系统先验知识的依赖,采用系统的自适应延迟逆模型识别时域载荷。采用自适应算法辨识延迟逆模型,代替了一般识别方法中的系统特性矩阵求逆过程,避免了病态问题。随后将工作状态下的响应作为逆模型的输入,则其输出就是时域载荷的延迟估计。通过对两端简支梁结构进行载荷识别的仿真研究,以及对双层隔振试验台架的试验研究,识别了稳态激励和瞬态激励,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不需要了解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参数,因此能够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5.
运用AQWA软件,针对双浮箱-双水平板浮式防波堤,建立不规则波作用下浮体锚链的耦合模型,研究时域情况下,改变水平板与浮箱的垂直间距,分析浮体运动响应以及锚链受力情况;并深入探讨了不同波浪周期和波高情况下水平板长度对浮体运动响应以及锚链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水平板与浮箱的垂直间距和水平板长度,可以有效减小浮体运动响应和锚链受力.波高和波浪周期是浮体重要的水动力因素,波高越大,波浪周期越长,浮体运动响应越剧烈;当浮体水平板长度达到21米左右时,整个防波堤达到最佳锚泊状态.  相似文献   
106.
基于LSTM的舰船运动姿态短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的六自由度运动状态形成复杂的非线性过程,运动姿态会受到耦合作用、不定周期、噪声信号以及混沌特性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很难得到精确的预测结果.为了提升舰船运动姿态的预测精度,利用舰船时间序列的特点,建立了基于长短期记忆单元(LSTM)模型,对其进行了舰船姿态预测仿真,将结果与时间序列分析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实例分析表明:基于LSTM模型的预测方法具有精确度高、易实现的特点.这为舰船运动短期预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7.
Concerned by the nuisances of motorized travel on urban life, policy makers are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making cycling a more attractive alternative for everyday transportation. Route choice models can help achieve this objective by gaining insights into the trade-offs cyclists make when choosing their routes and by allowing the effect of i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s to be analyzed. We estimate a link-based bike route choice model from a sample of GPS observations in the city of Eugene on a network comprising over 40,000 links. The so-called recursive logit (RL) model (Fosgerau et al., 2013) does not require to sample any choice set of paths. We show the advantages of this approach in the context of prediction by focusing on two applications of the model: link flows and accessibility measures. Compared to the path-based approach which requires to generate choice sets, the RL model proves to make significant gains in computational time and to avoid paradoxical accessibility measure results discussed in previous works, e.g. Nassir et al. (2014).  相似文献   
108.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boundedly rational route choice behavior under the Simon’s satisficing rule.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participants’ boundedly rational route choice behavior. B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aspiration level which is specific to each person, we develop a novel model of the problem in a parallel-link network and investigate the properties of the boundedly rational user equilibrium (BRUE) state. Conditions for ensuring the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 BRUE solution are derived. A solu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find the unique BRUE state. Extensions to general networks are conducted.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theoretical analyses.  相似文献   
109.
武汉市过长江交通是武汉市最主要的交通流向之一。根据流量观测数据分析长江交通流量特征,表明武汉市区过长江交通饱和,交通需求总量大,出行目的种类多。过长江交通没有明显、固定的高峰日和高峰小时,除通勤交通外。还有公务等大量非通勤交通。其中武昌与汉口之间交通是主流向,需要适当新增通道缓解过江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0.
船摇前馈控制补偿效果及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达隔离船摇的主要手段之一.针对船摇前馈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补偿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通过对前馈复合控制原理、船摇前馈实现方法和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了工程实现的优化方法.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船摇数据预报可以提高近一个数量级的预报精度,从而直接提高船摇前馈补偿量的计算精度和补偿效果.通过在前馈补偿环节中加入自适应设计以实现船摇前馈信息有效平稳地加入控制环路.此外,选择适宜的时机加入船摇前馈也是工程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