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148篇
综合类   536篇
水路运输   125篇
铁路运输   115篇
综合运输   1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71.
公路网布局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公路网布局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过于偏重机动性的缺点,在公路网布局优化模型中引入了可达性的概念,建立了多目标双层优化模型.上层考虑建设资金的约束,以公路网可达性最大和交通负荷度最小为目标函数;下层与传统的4阶段交通规划模型相结合,采用用户均衡配流模型.为了反映上层模型的两个目标函数之间的trade-off关系,设计了基于Pareto最优的求解算法,并采用进化算法实现.文中提出的方法在北部湾区域公路网布局规划中得以运用.  相似文献   
972.
In the last decade, vehicle identification systems have become a central element in many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raffic law enforcement and security enhancement, such as locating stolen cars, automatic toll management, and access control to secure areas. As a method of vehicle identification, 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 (LPR) system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nd a number of such techniques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a method for segmenting the main numeric characters on a license plate by introducing dynamic programming (DP) that optimizes the functionality describ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vals between characters, the alignment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 threshold difference used to extract the character blobs. The proposed method functions very rapidly by applying the bottom-up approach of the DP algorithm and also robustly by minimizing the use of environment-dependent image features such as color and edges.  相似文献   
973.
配送中心选址与车辆路径一体优化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配送系统中,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与在此基础上的车辆路径问题相互影响.为了反映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配送系统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模型上层为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下层为车辆路径优化问题.由上层模型给出初始配送中心选址方案;在此基础上由下层模型进行配送车辆路径优化;然后计算上层模型中的供应商到配送中心的运输费用,从而得到上层模型的目标函数;再对上层模型方案进行调整.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的求解方法.算例分析表明,与两者分别优化相比,双层规划模型可以降低配送系统的总成本,提高配送系统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974.
使用船坞浮箱下水是船舶下水的一种方式,为了保证船舶下水的安全性,避免下水时船舶和浮箱的危险状况,开发了集成ANSYS和Microsoft WORD的仿真系统,来对浮箱下水的安全性进行评估.该系统能自动产生优化的浮箱配载方案,并用ANSYS计算和分析浮箱的下水过程.文中介绍了仿真系统的程序框架和功能,针对浮箱下水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系统中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并用工程实例来说明系统计算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975.
通过建立城市交通连续平衡网络设计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提出的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GASA混合算法,经实例验证其与单一算法相比,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且最优解的性能指标有很大改善,在解决大型网络设计问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76.
铁路旅客在出行方案选择中,往往由于始发终到站间没有直达列车而难以选择经济合理的换乘方案.基于旅客列车运行时刻表,考虑换乘中转的各种影响因素,根据旅客个性化需求设置相应的优先级,定义各类因素的加权和为"旅行广义时间函数",通过改造铁路客运实际换乘网络将旅客出行换乘方案抽象成最短路径问题,构造出一个简单明了的动态规划数学模型,设计相应的A*求解算法,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最优换乘方案.  相似文献   
977.
为了描述多枢纽选址与混合网络设计综合优化问题,引入了双层规划模型建立数学模型.上层模型为多目标规划模型,以最小化网络总阻抗和最小化总投资为目标;下层模型为固定需求的用户平衡配流模型.然后,给出了基于免疫克隆算法的具体求解设计和步骤.接着,给出了算例,在不同决策权重条件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模型的有效性,同时结果表明在建设枢纽后,当决策偏重于交通网络管理部门时,更倾向于建设新路段以降低网络费用和总费用.  相似文献   
978.
分析了当前大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结构,构建了多模式公交超级网络;研究了公交出行者的策略选择行为,在考虑行程时间可靠性、座位期望以及诸多延误因子的基础上改进了策略阻抗模型;提出了BRT网络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下层模型以改进策略阻抗模型为前提,进行了多模式公交网络平衡配流,上层模型旨在优化BRT的线路走向和布局;基于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设计了求解该双层规划模型的混合启发式算法,并用一个简单算例验证了本研究中模型与算法的可行性,提出了BRT线网优化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9.
临坡条形基础极限承载力上限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极限分析中的机动法,构建临近边坡条形基础承受极限承载力的二维机动许可破坏模式.根据外力功率与内部耗能相等获得极限承载力的目标表达式,并把其转化成了一个求含有非线性约束的极限承载力上限解最小值问题计算模型.通过编制和调用计算程序,对建立的计算模型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SQP)进行了优化求解.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倾斜程度δ和岩土体内摩擦角φ对临坡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影响较大;边坡坡角δ的增加将使地基破坏区域发生显著变化,使各分项系数Nr,Nc,Nq迅速减小;而内摩擦角φ增加对Nr、Nc、Nq的影响则相反.  相似文献   
980.
由于城市交通需求在日常和大型活动期间有较大差异,建立考虑大型活动影响下的路网改造一主多从双层规划优化模型,上层规划以城市路网改造成本和改造后路段饱和度最小为目标确定路段改造能力,下层规划分别考虑日常和大型活动两种交通需求下的用户均衡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混沌的模拟退火求解算法. 算例分析中,路网改造前的饱和路段比率分别为8.3%和41.7%;同时考虑日常和大型活动两种交通需求改造后,饱和路段比率分别为0和8.3%;单独考虑日常交通需求改造后,饱和路段比率分别为8.3%和33.3%. 这表明同时考虑两种需求改造后的路网能更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