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32篇
综合类   132篇
水路运输   51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目前铁路科研文档存储、利用现状,提出了建立科技文档协作与知识管理平台的必要性、基本需求及开发思路,最后基于开源软件OpenKM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52.
校企联合的地铁订单班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探索地铁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订单班培养模式正是解决地铁人才瓶颈的有效方法之一。阐明订单班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及其意义,从组织选拔工作、签订培养协议书、制定教学计划、选择培训教材、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提前灌输企业文化、提供实践机会、建立保障机制等8个方面阐述订单班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53.
《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是我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公路跨境运输国际交流合作的主要法律文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成果和有力抓手。对该协定的发展沿革、与我国相关的内容、机构保障等方面进行概述,分析协定体系框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研究铁路和公路便利化运输规则的差异,提出对我国参与铁路便利化跨境运输协定工作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54.
空调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提高高职院校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空调专业产学合作实践,探讨了“工学交替”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运行和合作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55.
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企业办学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构建校企合作良性互动机制,加快航海应用人才培养的经验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6.
文章对学习型党建理论研究进行了分类: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政党政治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学习型社会理论.通过学习型党建这一法宝,笔者发现了进一步完善二级院(系)的党政合作机制体系:联签机制、公开机制、分工机制、交叉机制、监督机制和亲和机制等六大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57.
港口集团竞合关系是影响港口集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构建良好的港口集团竞合关系对港口城市乃至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竞争导向型要素和合作导向型要素,构建指标体系,明确影响港口集团间竞合关系的主要因素,以协调港口集团间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58.
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改革、校企人力资源建设、行业发展的共同需要.这一模式有助于学生关键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而学生管理工作是"订单式"培养过程控制的关键,文中通过校企双方在订单式培养过程中的长期实践,探讨校企合作中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点,以优质的实践效果推动订单式培养的良...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职教集团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在运行的过程当中遇到了诸多问题,这些已经成为职教集团发展的瓶颈。日本"官产学"是由政府、产业界和大学共同形成的科研体制,从成员组成上来看与我国职教集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基于此,笔者在详细剖析日本"官产学"合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阶段职教集团出现的问题,提出要加大政府在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力度;形成特色专业合作纽带,确定统一管理体制;以项目为依托,实现集团功能多样化;推进集团各成员利益最大化,实现互惠共赢几点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职教集团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60.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urgent in many countries. A large contribution to the s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s expected from technological change. This raises the issue of how technological change takes place, and more in particular how technological change can be promoted that is beneficial to long term sustainability objectives.

In the paper we discuss this topic in the context of the transport sector. This is relevant because transportation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various types of pollution, existing trends might lead to even more negative impacts and finally there are high expectations about the potential of futur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ransportation.

We approach the issue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towards more environmentally sound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dynam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argue that additional theoretical insights are needed especially when one wants to study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e therefore discuss a strategy of coope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firms in network.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networks and the use of a new type of instru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