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9篇
  免费   295篇
公路运输   1084篇
综合类   2277篇
水路运输   1349篇
铁路运输   1073篇
综合运输   29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61.
针对某隧道泵站自动化水平低、配套管理滞后、在汛期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实际情况,构建以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为核心的智能化泵站监控系统,讨论整个系统的控制方案,对相关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软硬件设计方法以及基于Kingview 6.55的上位机远程监控系统软件的开发进行具体介绍。系统实现了在线监控、均衡调度、故障保护等功能,提高了泵站的动态管理水平,优化了水泵的运行性能,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2.
基于海洋工程平台项目特点,研究物资分类、物资编码和物资批次编码等关键技术,引入批次管理方法。按批次阶段形成亚批次清单(Bill of Lots,BOL),建立物资追溯管理模型,为海洋工程平台项目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物资追溯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3.
针对深水浮式生产设施的全方位监测,开展海洋平台监测系统发展和应用现状的国内外调研,阐述一体化海洋监测系统(Integrated Marine Monitoring System,IMMS)关键技术。引入深海一号能源站监测系统实例进行海洋监测系统国产化探索,分析海洋监测系统国产化的发展方向,为今后深水浮式生产设施的安全完整性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4.
针对燃料电池船舶复合供能系统中的燃料电池功率波动问题和储能单元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极端分化问题,依据系统拓扑结构,提出基于负载功率频率分解与模糊逻辑控制法相结合的复合供能系统控制策略设计。采用实例仿真验证该设计的优势。结果表明,该设计可有效保持燃料电池输出功率平滑,对储能单元SOC具有良好的均衡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65.
为了深入研究不同颅脑损伤准则对道路交通事故中行人颅脑损伤的预测与评价性能,从已有的交通事故调查数据库中选出可以用于进行事故虚拟重建且具有详细人体颅脑伤情记录的10例行人车辆碰撞事故案例,采用多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事故中人和车辆运动学响应及行人颅脑损伤情况进行虚拟重建,在此基础上,采用LASSO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多个基于人体头部运动学响应的颅脑损伤准则与事故中行人颅脑损伤的相关性;借助文献中的损伤风险曲线,分析了不同基于脑组织应变的损伤准则与行人典型颅脑损伤(弥散性轴索损伤和脑挫伤)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多个基于人体头部运动学响应的颅脑损伤评价准则中,同时考虑头部线性和旋转运动,且体现头部碰撞功率的头部碰撞能量(HIP)准则能最有效地评价真实的颅脑损伤;基于脑组织应变的颅脑损伤准则中,累计应变损伤测量(CSDM)准则相对于最大主应变(MPS)准则能更有效地评价典型弥散性脑损伤(DAI),而扩张损伤测量(DDM)准则所反映的脑挫伤程度远低于真实的损伤状况,所以该准则难以准确预测脑挫伤的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966.
针对部分路段不能获取完整交通信息的问题,提出使用无人机对未布设固定型交通信息检测器路段进行交通巡视,完善交通信息。通过时空网络建立了一个总飞行时间最短、最大单机飞行时间最短的多目标模型,确定最佳的无人机数量和交通信息收集路径。新模型不仅利用时空网络技术细致刻画了无人机在巡视过程中的飞行轨迹,而且加入了对未布设固定型交通检测器路段的巡视次数以及巡视时间间隔约束问题,使巡视路径更加合理。情景分析表明,使用两架无人机进行巡视时,总飞行时间最短为37min,在23min 内完成巡视任务;随着最大单机飞行时间权重的增大,无人机的总飞行时间增加9.76%,最大单机飞行时间减少8.70%。算例分析表明,所建模型和方法能够解决大规模路网的多无人机调度问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得到满意的巡视路径。  相似文献   
967.
为深入分析降雨条件下透水沥青路面排水层内部渗流状况,更充分地发挥透水材料的渗透性能优势,对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采用有限元软件SEEP/W,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分析了排水层在降雨过程中的内部渗流状况,针对影响排水层排水效率的结构性因素,提出了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优化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瞬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案相比,所提出的优化方案均在不增加排水层材料用量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了路面排水能力。其中,2%横坡路段,不等厚上面层模型和增设排水沟模型相较常规模型,在对降雨强度的适应能力方面分别提高了38.2%和158.8%;8%横坡路段,不等厚上面层模型和不等厚-增沟模型相较常规模型,在对降雨强度的适应能力方面分别提高了130.8%和234.6%。研究表明,对透水沥青路面结构进行的优化有效提高了其排水性能,增强了透水路面排水层对降雨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968.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和提高单向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建立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评价模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确定了单向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评价指标,然后将路网结构和路网运行状况分别作为输入与输出变量建立了评价模型,选择路网级配水平、非直线系数、路网密度等指标作为投入指标层,路网平均饱和度和车辆绕行时间作为产出指标层。基于该运行效率评价模型对南京市某街区的单向交通网络运行效率进行分析,发现所提供的组织方案可实现该路网运行效率最优。最后,通过Vissim 数据显示功能对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案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Z形和C形走向的交通组织方案可使模型的运行效率达到最佳;适当提高支路网密度可使区域单向交通组织得以有效优化。  相似文献   
969.
基于层次分析法梳理船体舭部分段划分的影响因素,构建方案评价分析模型,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实现量化的方案评价,针对优选方案在总段搭载吊装过程中权重得分较低,应用TSV吊装软件,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70.
地铁列车司机显示单元(DDU:Dirver Display Unit)作为列车网络的重要部分,是完成人机对话和系统信息显示的重要系统.为驾驶员的操作及地铁车辆安全运行提供信息保证.本设计选择X86架构计算机作为DDU单元的硬件平台,嵌入Linux操作系统,构建了基于CANopen通信协议的地铁列车司机显示单元.本文详细介绍了DDU的系统原理和软件架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