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针对航电枢纽施工动态管理的特点,基于数字地形构建原理,运用CityEngine技术,构建航电枢纽研究区段的数字地形和三维水工建筑物,提出三维场景融合方法。基于ArcSDE+SQL Server空间数据库技术,以内部代码和用户标识码为公共数据项,将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进行连接,建立三维场景动态展示方法,完成航电枢纽施工过程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设计工程施工三维动态展示与施工过程信息同步更新机制,实现航电枢纽施工动态可视化管理。基于建立的系统功能框架,以依兰航电枢纽施工管理为例,开发施工动态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为航电枢纽工程施工可视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了在数字化改造过程中,采用廉价的MSC5 1单片机和RTL80 19AS实现柴油机内漏检测仪的网络化改造。并采用C5 1高级编程语言实现TCP/IP协议,使检测仪器的数据向以太网传递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广州地铁一号线车辆原用的进口数字报站器在运营中出现的设备老化、容量不够以及备件昂贵等问题,广州地铁公司与国内厂家合作开发了国产数字化报站器。该设备已经全面安装于一号线车辆,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对船舶三维设计方法及技术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基于CATIA的船舶三维设计具体设计流程和方法,并结合3100TEU集装箱船具体实例,探讨了船舶三维设计方法和一般步骤.该研究对船舶三维设计系统的开发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报纸数字化和全文检索不但是纸质报纸文献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信息时代背景下报纸出版发行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内蒙古铁道》报的数字化实践为基础,阐述了报纸数字化和全文检索的研究内容、关键问题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能够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总结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概况、特点和功能特色,介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和地下综合体发展概况,并以南京江北新区和重庆市江北区北城天街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为例,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进行介绍。然后,阐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交通治堵、节能减排、土地和资源开发利用、防汛排涝抗旱等方面的效益和功能,介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数字化技术、地下车库建设及基坑、改建、盾构、顶管、沉管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最后,总结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进展,认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现已呈现出空间上多层次化和功能上多样化的特征; 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初期投入大、效益空间不够理想、功能特色发挥不够、运营安全和防灾问题以及节能减排与环保问题)及存在的问题,希望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在视觉美感和对舒适度的追求方面再上一个台阶; 并对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城市地下空间进行思考,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鲍宗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3):3-9
当今,人类已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人们在赞扬数字化、信息化给人类带来种种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也进行了批判的反思,重新提出了数字化时代的人精神问题。本强调:我们应站在数字化时代认识人精神,探讨人精神的精髓,弘扬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人精神。 相似文献
19.
围绕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化建设和运营中开展北斗系统应用的主题,按照基础条件梳理、需求分析、应用前景展望的思路进行研究.首先,在基础条件梳理方面,从北斗系统的建设成就、功能服务与技术水平入手,介绍其应用发展情况,进而识别出北斗系统与智慧城轨融合发展的结合点;然后,根据北斗系统的服务功能,分析智慧城轨在建设和运营中对时空基准、...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道岔病害整治是铁路工务部门日常维护的重要工作,通过非接触式扫描获取道岔断面轮廓来提升病害整治能力已势在必行,而利用扫描数据确定病害及整治位置的关键为建立精准的道岔三维数字模型。为生成高精度的变截面道岔三维表面模型,提出一种生成高速铁路道岔表面数字模型的几何法。以高速铁路18号道岔为例,根据变截面钢轨轮廓线型几何关系,推算任意位置截面轮廓线型节点列坐标及对应线型属性信息,编程实现尖轨与心轨表面数字模型自动化生成,然后与现有的拟合插值法和放样重建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几何法生成变截面道岔数字模型与设计模型偏差最大值小于0.1 mm、标准差小于0.02 mm,整体平滑性优于拟合插值法和放样重建方法,模型精度完全能够满足病害探测和整治及科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