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115篇
综合类   85篇
水路运输   29篇
铁路运输   9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有机体的一部分,在未来城市建设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分析杭州城市地下空间(地下交通设施、地下综合体、地下市政设施、人防设施)发展的特点。从开发总量与人均水平、空间分布与开发深度、开发功能3个方面介绍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政策及管理方面与功能开发方面。同时介绍未来杭州地下城的发展策略,并展望其发展蓝图。最后分析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过程中亟待思考与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包括:特殊地质及工程技术问题(粉土、粉砂地层,淤泥地层,上软下硬地层等问题;近接施工技术,地下立交技术等)、地下工程防灾问题、景区环境保护问题、地下空间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工程。  相似文献   
22.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在小坪子隧洞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对隧洞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条件进行预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研究方法:在超前地质预报的宏观预报、长期预报、短期预报、临近警报等不同阶段,以地质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地质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钻探方法,结合实践经验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得出了地质预报的阶段性和不同阶段的预报方法,提出了地质超前预报体系各方法的相互关系,得出了实施超前地质预报应采用的步骤、方法及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研究结论:深埋长大隧洞施工过程中的地质预报,只有采取地质理论的、地球物理的、钻探的等综合的方法,并且按宏观的、长期的、短期的、临近的思路进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
主要根据IMO海安会第71次会议通过的“913”决议,提出船舶机舱安装固定式水基喷雾灭火系统的设计要求,按照设计要求提出建造该系统的一种方案,通过试验,证明该系统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4.
地震灾害对山区铁路路基工程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广大的中西部山区铁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分析我国高烈度地震区铁路路基抗震设计的理论及方法,总结5·12汶川大地震后对兰州、西安铁路局辖区铁路路基震害调查结果,归纳山区铁路路基工程震害机理及主要表现形式,提出路基工程防震减灾的技术措施和技术发展方向,研究铁路路基工程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抗震稳定性能对保障国民经济大动脉的畅通具有现实意义.研究结论:山区铁路选线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技术原则.重视施工及养护维修以减轻路基震害,提倡采用轻型路基支挡结构,建议加大设计理论的研究力度,尽快引入"减震、隔震、延性设计"等技术.  相似文献   
25.
王明文  孙小年  王海燕 《公路》2012,(4):155-159
对高烈度地震区公路网的抗灾能力进行评价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确立了从路段到路径,从路径到路网的公路网抗灾能力评价思路,提出了高烈度地震区公路网抗灾能力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烈度地震区公路网生命线布局思路,研究成果为高烈度地震区的公路网规划建设、公路系统的抗震加固以及防灾对策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6.
以京珠高速公路大宝山隧道火灾后结构物损伤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隧道内发生火灾后,对隧道损伤部分进行快速检测的内容及其方法。根据检测结果,科学合理评估火灾烧损等级,制定快速又合理的加固设计方案,并结合营运3年的检查情况,认为处治设计方案科学合理,达到了预期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泥灰岩隧道开挖诱发突涌水灾害机制及信息演化规律,以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秦峪隧道为工程依托,研制泥灰岩隧道围岩相似材料,研发大型隧道突涌水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低频周期循环加卸载、数据自动化采集,可提供稳定水压加载,基于Python编程语言开发了隧道突涌水灾害预警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展泥灰岩隧道突涌水灾害演化过程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1)隧道开挖扰动会破坏围岩压力与渗透水压力之间的平衡,致使隔水围岩内产生微裂隙并扩展贯通,进而发生突涌水现象; 2)当发生突涌水现象时,隔水围岩压力、渗透水压力及位移均会发生明显的突变现象,围岩压力及渗透水压力最大释放率分别为18.6%、73.35%,最大位移量为0.18 mm; 3)泥灰岩相似材料能够较好地满足试验需求,证明了隧道突涌水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28.
选取煤层厚度、煤层瓦斯含量、回风流平均瓦斯浓度、相对瓦斯涌出量、岩石类型、连通封闭性、深度值、隧道跨度、隧道长度、通风风速和涌水量等11项瓦斯灾害指标作为隧道施工瓦斯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各指标的等级标准。将序关系分析法(G1)和反熵权法(AEW)运用拉格朗日乘子法确定组合权重,构建各指标的单指标测度函数,并计算出各指标的综合测度评价向量。为了优化未确知测度置信度识别准则,引进集对分析(SPA)关联系数确定各隧道的瓦斯灾害风险等级。并对24个瓦斯隧道进行瓦斯灾害评价,并和FDA法评价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精度达到91.7%,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表明了该评价方法合理有效,可为隧道施工瓦斯灾害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9.
山区公路崩塌地质灾害评判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黄金分割法建立公路崩塌地质灾害发生的评判模型,可以提高对公路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能力和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30.
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它的基础设施的稳定是保障运输安全畅通的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网的建设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强,铁路线路已经覆盖我国每个省区.但是随着铁路运营里程的增加,铁路基础设施受自然灾害的风险也在提高.因此加强铁路基础设施的抗灾减灾能力已是当前铁路运营管理中的重要任务.而做好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铁路抗灾减灾资金的投入.本文采用系统工程、风险管理、环境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铁路抗灾减灾现状的基础上,对铁路受灾损失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铁路基础设施抗灾减灾资金筹集和合理分摊的途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