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115篇
综合类   85篇
水路运输   29篇
铁路运输   9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公路水下隧道应急救援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路水下隧道除工程投资大、技术难度高而外,其运营管理也面临诸多困难,防灾救援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公路水下隧道内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可能极具有破坏性和危害性。分析了公路水下隧道运营事故的特点,给出了公路水下隧道事件分类及等级,建立了公路水下隧道突发事件预警等级;针对公路水下隧道的结构特点,系统性地提出公路水下隧道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和作业流程,并以火灾事故为例,简述了应急救援措施,以期为公路水下隧道运营安全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2.
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陈洪凯  唐红梅 《公路》2011,(9):17-23
针对川藏公路沿线的地理环境选取了公路沿线灾害体、暴雨、年均降雨量、路基位置、岩性条件、地貌类型、地震烈度、年均温度、植被覆盖率、地质构造等10个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采用专家系统法赋值,通过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据此提出了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数据库....  相似文献   
43.
了解体育锻炼在促进灾区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运用健美操、羌族舞及慢跑3个项目对灾区中学生的焦虑与抑郁心理进行干预实验。结果显示,3个项目的体育锻炼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效益,各小组的后测焦虑与抑郁水平均低于前测水平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羌族舞的干预效果最好。建议:灾区中学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为学生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引导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44.
灾害事件下局域路网应急疏散交通分配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急疏散的目的是要在灾害发生时将处于危险地带的人群尽快转移至安全地带。针对不同灾害事件类型而引发的单源单汇、单(多)源多汇网络状态的路网疏散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在各路段通行能力的约束条件下,以疏散交通流量最大、总疏散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运用最小费用最大流理论建立了局域路网疏散分配模型。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在Matlab中得到了实现。通过查找最小截量组成弧的分布位置,并对路网中最小截量组成弧的路段扩容改造,进而有效提高局域路网的应急疏散能力。  相似文献   
45.
在分析传统的隧道消防安全系统的基础上,总结了传统的高速公路隧道灾害事件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视频的灾害事件检测分析技术——视频图像火灾探测报警、灾害事件检测、CCTV三合一整合系统。并在模拟长江隧道实体隧道和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中做了大量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有自学习能力;抗污染能力很强,在接近70%~80%模拟油污和灰尘的减光率条件下,依然能够有效探测火焰;具有综合防灾决策判断能力;且兼容性很好,可以与高速公路隧道CCTV系统、传统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6.
针对浙东海岛公路隧道洞口病害的频发问题,在分析环境影响、发病类型、致病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病害“预控”防治理念和方法,通过建立隧道口遭灾模式,确定“最不利条件”下的洞口工程设计参数,对病害实行精准“预控”,并采用系列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系统阻断有害因素的生成与累积,最终实现隧道口病害的高效、全程防治。  相似文献   
47.
针对特长铁路隧道火灾防灾救援中采用“定点”设置的问题,从人员安全疏散的观点出发,建立人员疏散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特长铁路隧道中设置定点的形式、长度,横通道的间距、数量,以及不同火灾场景下定点中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般特长铁路隧道定点设置方案,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施工,促进完善铁路特长隧道的火灾防灾救援和安全疏散规划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8.
基于刚体理论和整体极限平衡原理,建立力学传递模型,分析滑坡在崩塌体堆积作用下的稳定性,建立链式计算关系,最终可确定滑坡破坏的极限阈值。以重庆市李子坝一化龙桥危岩滑坡为例,对该计算理论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理论能很好地反映在崩塌体堆积作用下发生滑坡灾害链的实际情况,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以为此类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9.
公众环境行政参与的现实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我国公众参与环境行政决策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的现实问题。在这些问题中,诸如公众环境行政参与能力不足、公众环境行政参与的信息匮乏以及公众环境行政参与的效力低下等问题尤其突出。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通过组织化的公众参与来克服公众个体参与的无序性,配置公众参与过程中的信息供给制度以夯实公众参与之基础,确立公众参与的政府回应与司法救济机制以提升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估计了可变信息板(VMS)的影响范围,构建了交通控制与VMS的协同一体化模型。通过VMS影响驾驶人的出行路径选择行为,引导路网交通流向最优交通流分布模式发展。通过交通控制调整交叉口信号参数,实现路网交通流的截流与分流,最终形成路网交通流最优交通分布模式。采用Frank-Wolfe均衡分配和遗传算法相结合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利用Paramics API开发模型和算法。以Paramics软件为仿真平台,以山东省淄博市淄博新区为模拟路网,在路网突发灾害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路网饱和度越大,构建的模型相对于Synchro模型,提高路网交通流运行性能指标的效果越明显,促进路网交通流稳定性的能力越强,越能均衡分配路网负载。当受灾交通流疏散完成80%,路网连线饱和度分别为不大于0.8,大于0.8且不大于1.0,大于1.0时,相比Synchro模型,构建模型的受灾交通流疏散时间分别减少11.55、21.84、25.64min,疏散速度分别提高25.98%、31.83%、2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