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5篇
  免费   160篇
公路运输   702篇
综合类   1008篇
水路运输   639篇
铁路运输   399篇
综合运输   14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为了提高道路异常交通事件检测效率并降低误报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卷积自编码网络的实时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基于波动相似性度量的交通模式搜索算法用来筛选具有相同交通规律的样本数据;并构造了交通流模式矩阵作为网络模型输入,以避免样本不均衡与单一样本数据随机性对交通模式学习的干扰;同时设计了新的时间卷积自编码网络对交通模式特征进行无监督提取并对未来交通参数进行合理预测;为了降低交通流参数随机波动性带来的事件判别的干扰,设计了异常状态评估方法,通过对模型预测误差分布的学习,结合当前检测数据给出最终的事件判定结果。采用美国西雅图I90公路与I405公路2015年全年的交通流检测数据与历史事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与6种典型交通事件检测算法进行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时间卷积自编码网络的实时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算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率、较低的误报率以及更快的平均检测时间;综合各种交通运行情况下,可接受误检率分别为5%、10%时,平均检测率可分别达到93%、98%;同时算法能够自适应学习交通状态的动态变化,对不同交通运行环境具有较强适应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882.
刘从山 《水运工程》2019,(9):164-167
码头工程配电系统的接地设计是码头电气设计的重要内容,合理设计配电系统的接地,对码头电气工程的安全性(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接地系统比较复杂、难以理解和把握、设计文件中经常存在安全隐患。根据10 kV电网不同的接地方式(不接地及低电阻接地),对码头配电系统的接地设计进行分析,加深对接地系统的理解,为码头配电系统的接地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83.
李文元  方林 《船电技术》2019,39(3):29-32
为了研究某种方形锂离子电池中单个电芯发生热失控事故时电池的整体性能,本文利用ANSYS软件进行热仿真分析,同时通过实验对电池中单个电芯进行过充强制其发生热失控分析热失控。模拟过程中根据电池箱中电芯和冷却装置的结构特性对电池三维模型进行简化,通过设置均匀热流密度内热源来模拟电池发热过程。热失控实验时对单个电芯进行强制性的过充使电芯发生热失控至电芯过压保护。结合模拟仿真和热失控实验中电池系统的温度分布情况,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十分接近从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根据热失控仿真结果中的电池系统温度分布云图,该型电池的冷却装置能够保证在单个电芯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整个电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84.
闸墙长廊道输水系统侧支孔出流不均匀是造成闸室水体流动和闸室水面波浪运动的主要原因。为研究侧支孔均匀布置的水力特性分布规律,通过CF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输水方式、水头差和阀门开启时间对侧支孔出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闸室输水过程中,各支孔流量先增大后减小、支孔流量分配的相对差异也先扩大后减小;闸室灌水时,各支孔流量分配呈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然后再稍有减小的趋势,支孔最大流量大致分布在侧支孔出水段的后1/3区域;闸室泄水时,各支孔流量分配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闸室输水时间与水头差和阀门开启时间成正比,闸室灌水比泄水的输水时间稍短。  相似文献   
885.
李瀛  曾乐  李有为 《水运工程》2019,(6):126-131
长江干线重点支流河口航标配布缺乏统一配布原则和方法。采用分类研究的方法,根据河口地形及干线航道布置特点,将河口分为沿岸航道(或偏靠河口侧的河心航道)类、干线航道与支流河口间有一定距离类,确定不同类别河口航标配布所使用的航标种类,并分别根据标示支流河口位置、标示干支航道交汇点、标示干线航道与支流航道连接段航道界限与碍航物、提示支流河口信息的总体原则对不同类别的支流河口提出相应的航标配布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6.
“中华之星”号列车端部流线型长度达到5.5m,且采用双拱外形。司机室向车体顶部过渡曲面曲率较大,容易产生流动分离现象,为检验端部流线型外形设计的合理性,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和实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局部表面空气压力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动力车司机室向车体顶部过渡曲面局部表面未发生流动分离。  相似文献   
887.
A spatial and temporal analysis of travel diary data collected during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Telecommuting Pilot Project i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impacts of telecommuting on household travel behavior.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geocoded trip data where missing trips and trip attributes have been augmented to the extent possible. The results confirm the earlier finding that the Pilot Project telecommuters substantially reduced travel; on telecommuting days, the telecommuters made virtually no commute trips, reduced peak-period trips by 60%, total distance traveled by 75%, and freeway miles by 90%. The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trip records has shown that the telecommuters chose non-work destinations that are closer to home; they exhibited contracted action space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elecommuting. Importantly, this contraction took place on both telecommuting days and commuting days. The telecommuters distributed their trips, over the day and avoided peak-period travel on telecommuting days. Non-work trips, however, show similar patterns of temporal distribution on telecommuting days and commuting days. Non-work trips continued to be made during the lunch period and late afternoon and evening hours.  相似文献   
888.
A method of applying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o predict sea-ice distribution is proposed. The prediction computations are performed using the distributed mass/discrete floe (DMDF) model. The GIS is used to prepare the initial data for the DMDF model, and to displa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ogether with a digital map and observational data for evaluation and further use. Two areas in the Arctic Ocean were selected to test the computations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of the case studie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help with (1) free-area and free-scale prediction fitting for various purposes, (2) a high-resolution output to provide more detailed data, and (3) a reasonabl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data sets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DMDF model is a good simulation of the ice motion not only for large-scale but also for local-scale predictions. Received: March 19, 2002 / Accepted: June 20, 2002 Acknowledgments. This study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he SSM/I sea-ice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EOSDIS NSIDC Distributed Active Archive Center (NSIDC DAAC),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The authors thank the persons concerned.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H. Yamaguchi (yama@fluidlab.naoe.t.u-tokyo.ac.jp)  相似文献   
889.
水泥砼疲劳试验数据中常含有非破坏数据 ,人们在处理数据时常将其剔除 ,笔者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据此 ,笔者应用数据统计方法 ,假定数据服从正态 (或对数正态 )分布 ,从理论上推导出了处理这类问题的计算方法 ,并给出了具体算例 .分析发现 ,应用该方法处理疲劳试验数据中含非破坏数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90.
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的船舶机舱集中监测系统新方法,并对其实现方式作了初步探索。这种新方法直接采集机旁一次仪表的图像信息,经分析处理后得到对应数值,从而省却现行结构中的传感器、变送器和屏蔽线缆等,使系统结构大大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