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5篇
  免费   160篇
公路运输   702篇
综合类   1008篇
水路运输   639篇
铁路运输   399篇
综合运输   14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设计模式描述了面向对象软件设计的经验,是软件复用的关键技术。随着计算机软件领域大量设计模式被提出,构建一个设计模式库对这些设计模式进行分类整理,方便软件设计者查阅和使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存储设计模式数据库的理论基础,用UML实现了一个设计模式库系统的对象模型。  相似文献   
952.
布局问题是一个组合最优化问题,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算法,算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布局问题的计算速度和求解精度。本文具体分析了基于规则的启发式算法;传统最优化算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改进模式搜索算法;混合算法的使用场合。  相似文献   
953.
高速铁路站场地区空间规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郝之颖 《城市交通》2008,6(5):48-52
为了分析高铁站场地区空间布局规律,解决该地区布局规划与交通组织的问题,通过国内外实践性对比和理论研究,提出选址新建高铁站场地区“三圈层”空间结构模式。第一圈层是交通服务区域,具有一定的“刚性”,规模在1-1.5km^2。第二圈层是直接拉动区域,是对第一圈层的功能拓展和补充区域,规模3-5km^2。第三圈层是间接催化区域。高铁站场地区的功能特征基本表现在第一圈层,过渡到第二圈层,“变异”在第三圈层,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重点应放在第一,二圈层。最后,对各圈层功能布局及用地类型进行分析,提出了各圈层的规划重点。  相似文献   
954.
大城市对外客运枢纽与公共交通衔接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客运枢纽衔接规划是对外客运枢纽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对外客运枢纽与轨道交通车站衔接的模式,以换乘乘客换乘总时间最短为目标提出了轨道交通运营衔接模型;然后,分析了对外客运枢纽与常规公交的衔接模式,以场站换乘客流换乘总距离最短为目标提出了常规公交场站衔接规划模型,并根据常规公交的接运能力提出了常规公交接运线路的衔接方法。  相似文献   
955.
粉砂质海岸泥沙淤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从水流动力学及泥沙运动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粉砂质海岸泥沙运动的特性,指出,粉砂质海岸的泥沙运动兼有悬移和推移两种形态,悬移与推移运动强度既与水流强度有关.也与泥沙的组成有关,本文从水流的能量分配入手,重点阐述了二者的相对量,同时,给出了粉砂质海岸淤积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56.
车头时距分布是研究交通流特性的重要方法。本文基于北京市若干交叉口的实测样本数据,研究分析了拥堵状态下信号交叉口的排队车辆越过停车线的车头时距分布及其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第6个车辆之后达到饱和车头时距。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心城区拥堵区域次干道以上等级的信号交叉口,提出拥堵状态下的通行能力模型。进一步地,利用实测数据作了案例计算与对比分析,直行与左转车道通行能力的平均误差率分别为2.27%与4.28%,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此外,该结果优于其它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表明在拥堵状态下,该方法的适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57.
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引桥75m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节段施工为依托,参照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建议的预制拼装桥梁节段堆存规则,应用Ansys软件建立大型预制箱梁节段有限元模型,计算并分析预制节段在3层堆存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和抗裂安全性,提出大型预制箱梁节段3层堆存的合理规则,可供今后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958.
针对桥梁铰缝损坏修复,提出压浆修复技术。为研究该技术的可行性,以某跨径8m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桥为原型,设计并制作该桥1/4缩尺模型,进行铰缝完好状态、损坏状态及压浆修复状态下模型试验,测试各工况下结构的位移、应变及横向分布系数。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铰缝完好状态时,荷载横向传递较好;铰缝损坏状态时,剪力传递不畅,横向分布系数极不均匀,呈跳跃性变化,在偏载工况下表现出严重的单板受力现象;压浆修复状态时,各板跨中荷载~位移、荷载~应变曲线恢复到铰缝完好状态下的水平,横向分布系数实测值与铰缝完好状态实测值及理论值相近,说明该压浆修复技术能够有效地恢复桥梁损伤铰缝的剪力横向传递能力。  相似文献   
959.
为探明大轴重重载铁路简支梁桥上无缝线路钢轨纵向应力和墩顶水平力的分布规律,以我国在建的30t轴重重载铁路双线32m简支T梁为例进行梁轨相互作用分析。采用ANSYS建立多跨重载简支梁桥-无缝线路一体化分析模型(桥梁与轨道的非线性连接采用非线性杆单元模拟),研究温度和活载作用下钢轨纵向应力与墩顶水平力的分布特点,分析简支梁跨数对纵向力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检算钢轨应力时,挠曲力与制动力组合方式的合理性。分析表明:重载铁路简支梁桥上无缝线路钢轨所受纵向应力普遍比客货共线铁路大9.8%~31%;简支梁跨数增加至8跨时,钢轨和墩顶的受力逐渐趋近于稳定;在检算墩顶水平力时,采用挠曲力、制动力耦合的方式进行计算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960.
基于出行里程分布的PHEV平均燃油消耗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根据车队出行里程分布来计算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车队的平均油耗的方法,并利用北京市区乘用车出行里程分布,计算了丰田Prius Plug-in、通用Volt和菲斯科Karma在北京地区使用的平均油耗。结果表明,3种车型在北京市区的平均100km油耗分别为3.37、1.83和3.91L;其中Prius Plug-in和Volt的平均油耗比传统车丰田Corolla分别降低58.47%和77.45%;该方法可用于计算PHEV车队的平均油耗和单个PHEV在某段较长时间内使用的平均油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