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篇
  免费   70篇
公路运输   329篇
综合类   230篇
水路运输   226篇
铁路运输   186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随着公路建设规模日益扩大,3车道、4车道的超大断面公路隧道越来越多。隧道浅埋段覆盖层薄、围岩稳定性差,开挖时易出现坍塌等工程事故,是超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深圳盐排高速公路盐田隧道的施工实践,介绍浅埋段施工的一些经验和技术体会,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Perception system design is a vital step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autonomous vehicle (AV). With the vast selection of available off-the-shelf schemes and seemingly endless options of sensor systems implemented in research and commercial vehicles, it can be difficult to identify the optimal system for one’s AV application.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state-of-the-art AV perception technology available today. It provides up-to-d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limits, and ideal applications of specific AV sensors; the most prevalent sensors in current research and commercial AVs; autonomous features currently on the market; and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methods currently implemented in AV research. This information is useful for newcomers to the AV field to gain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AV solution landscape and to guide experienced researchers towards research areas requiring further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this paper highlights future research areas and draws conclusions about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for AV perception and its effect on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Topics discussed in the Perception and Automotive Sensors section focus on the sensors themselves, whereas topics discussed in the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ection focus on how the vehicle perceives where it is on the road, providing context for the use of the automotive sensors. By improving on current state-of-the-art perception systems, AVs will become more robust, reliable, safe, and accessible, ultimately providing greater efficiency, mobility, and safety benefits to the public.  相似文献   
53.
该文主要介绍了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以及先压法拉压双作用梁在实际工程(花辰中路油墩港大桥工程)应用中的施工技术。拉压双作用梁与同类型简支梁桥比较,具有跨越能力强、轻巧、美观及节省整体工程造价等鲜明特点,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4.
深圳皇岗-香港落马洲人行通道桥为异形独塔全封闭双层桥面斜拉桥,主跨133.65m,主边跨比1∶0.52,双索面,下塔柱向主跨倾斜;桥梁承担双层人群交通,采用不带斜杆的多层钢框架作为主梁。桥上空间采用玻璃幕墙和蜂窝铝板屋面封闭,桥面设自动人行道。介绍桥梁的结构体系选择,重要构造细节设计、抗风及桥面行人舒适度等主要结构技术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55.
基于给定的核心混凝土和钢材的三轴本构模型,设定构件内、外两层钢管使用相同的钢材,并考虑核心混凝土和钢管变形协调,应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进行了弹塑性全过程理论分析,建立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组合弹性模量理论计算公式和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的理论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形式简单,参数少易确定,便于程序化实现,并与文献资料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试验规律以及组合构件材料物理性能的优点,为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水力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地暖系统中重力循环作用压力对共用立管的影响,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了地暖系统中下分异程式双管系统和下分同程式双管系统的水力平衡状况,得出了在没有平衡调节装置的情况下,下分异程式双管系统更适用于地暖系统的结论,通过计算确定了地暖系统共用立管水力平衡的影响因素和平均比摩阻的范围.  相似文献   
57.
渝怀线长寿长江大桥荷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渝怀线长寿长江大桥为双线下承式连续钢桁梁,介绍桥梁静动力试验成果,结合有限元理论分析,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及规范值进行比较,评价桥梁现状。  相似文献   
58.
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解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反拱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的新概念;基于线性徐变理论和变形协调原理,推导了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的内力重分布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和常规预应力梁的对比试验,并进行了大量的数值计算和分析,得到了结构内力重分布结果和变形结果。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均表明: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可大大改善反拱过大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9.
杭州湾跨海大桥水中低墩区钢管桩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力  王东晖 《公路》2006,(9):16-20
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水中低墩区自然环境条件,对该区域桥梁钢管桩设计思路做了较详细的说明,包括从钢管桩设计方案的选择到钢管桩细部构造的设计思路,结构受力的理论计算,施工、制造工艺水平等方面。  相似文献   
60.
为了全面了解国内外在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车辆前方道路边界及车道标识识别领域的研究进展,文章介绍了近年来一些典型的基于机器视觉的道路边界及车道标识识别系统,对基于机器视觉的前方道路边界及车道标识识别方法进行了分类,对各大类方法中采用的不同技术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基于机器视觉与其他传感器融合的识别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就该领域的研究难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