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2篇 |
免费 | 13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20篇 |
综合类 | 364篇 |
水路运输 | 114篇 |
铁路运输 | 1460篇 |
综合运输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139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67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105篇 |
2014年 | 162篇 |
2013年 | 116篇 |
2012年 | 208篇 |
2011年 | 175篇 |
2010年 | 150篇 |
2009年 | 91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153篇 |
2006年 | 118篇 |
2005年 | 92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143.
利用大地主题解算公式计算出规划航迹位置,并利用Visual C++.NET下的ActiveX控件实现了在Windows环境下PC机与GPS的串行通信,从而实现实时导航。详细介绍了GPS串口通信程序、大地主题解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4.
导管架由驳船上滑移下水,首先在倾斜的驳船上由外力(液压缸或绞车)推动克服滑靴与滑道间的静摩擦力,其后在倾斜的滑道上靠自身重力的作用滑移,最后通过下水驳船的摇臂滑入水中。在此过程中,应考虑到导管架的运动轨迹是否安全稳定(如导管架和泥面的安全间隙)、导管架是否以安全的方式脱离摇臂、导管架最终的漂浮位置是否稳定以及驳船的倾角等方面。采用时域分析法对导管架重心的轨迹进行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5.
重箱堆场作为集装箱码头后方的存储腹地,对集装箱的储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表明,在重箱堆场施工过程中,对地下管网施工,如何选择有效的施工方法,安排控制好相关工序的衔接,是保证重箱堆场工程有条不紊进行,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6.
147.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7,(2):1-5
均值管理是评价线路平顺性状态的重要指标。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高平顺性、高稳定性的特点决定了均值管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比分析杭长、宁安客运专线和合福高速铁路的轨道几何动静态检测数据,发现在线路状态较好的情况下,无砟轨道动静态检测数据均值差异很小,尤其是轨向、轨距不平顺。轨道平顺性状态、结构形式及初始状态是影响无砟轨道动静态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建设阶段应注重无砟轨道精调质量的提升;在运营阶段应结合不同轨道型式自身的结构特点对无砟轨道进行动静态管理。 相似文献
148.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综合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7,(5):32-35
无砟轨道结构以其自身高平顺性、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等特性得到国外高速铁路发达国家的广泛认同。我国高速铁路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思想指导下,先后研发出CRTSⅠ、CRTSⅡ、CRTSⅢ型板式及CRTSⅠ型双块式等无砟轨道结构型式,并在国内多条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上得到成功应用。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无砟轨道结构设计还处于不断优化完善阶段,对各种轨道结构的技术特点、适用性以及工程造价等尚没有统一的认识。从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的角度对我国已应用的主要型式的无砟轨道进行技术特点分析和对比研究,并对不同型式无砟轨道的造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9.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7,(9):60-64
无砟轨道的整体刚度比有砟轨道大,为降低列车通过时的轮轨振动以及环境振动,有关无砟轨道的减振措施应运而生,考虑3种减振垫组合:轨下减振垫、轨下减振垫+枕下减振垫和轨下减振垫+板下减振垫。为研究3种减振垫组合情况下的减振性能,基于FEM方法,建立3种组合情况下的振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谐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轨下减振垫+枕下减振垫组合和轨下减振垫+板下减振垫组合不利于减少轮轨(钢轨)振动;轨下减振垫+板下减振垫组合有助于降低200 Hz频率以下环境(底座板)振动,最多能降低底座板振动加速度级为11.98 d B,频率越低减振能力越强;轨下减振垫+枕下减振垫组合仅能略微降低20 Hz频率以下环境(底座板)振动,最多能降低底座板振动加速度级为5.46 d B;相关计算和分析可为合理设计减振垫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0.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7,(10):11-15
为研究地铁列车提速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的振动特征的影响,对比分析地铁列车行车速度为80 km/h和120 km/h工况下减振垫浮置板轨道时域和频域的实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行车速度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结构垂向位移的影响不大;行车速度为120 km/h的工况下钢轨、浮置板、隧道的振动加速度1/3倍频程的峰值较行车速度为80 km/h的工况下的峰值分别有6.2、2.8、0.5 dB的增大;分频段分析各测点振动加速度综合振级,结果显示:在0~20 Hz与20~80 Hz频段内,只有钢轨的振动加速度综合振级增长超过5%,浮置板与隧道振级变化均小于2.5%,在80~120 km/h速度范围内,行车速度的提高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隧道振动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