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5篇
综合类   16篇
水路运输   30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介绍了一种精确识别违章车辆的数学模型,它借助运动检测理论计算方法,配合虚拟线圈,充分考虑光照及空气抖动的影响,利用二次检测算法,能够较准确的识别车辆.在武威的智能指挥中心的实际应用表明该算法很好的解决了违章车辆的识别问题,对城市智能化发展中车辆的违章识别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以中国北车CRH5型动车组座椅为基础,根据汽车乘客保护标准,通过MADYMO软件对不加安全带的假人以及加装安全带的假人进行了仿真伤害计算,得出了座椅增加两点式安全带能够一定程度减免在碰撞事故中乘客的伤残程度.  相似文献   
93.
目前,国内外有关汽车内部凸出物试验的标准中均只将假人头部作为参考指标;而正面碰撞法规和C-NCAP(2021版)中均将假人的头、颈、胸、骨盆、腿等部位损伤值作为衡量汽车安全性能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通过滑台碰撞试验方法,对汽车内部凸出物试验测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假人的头、颈、胸、腿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  相似文献   
94.

基于毕奥—沙伐定律和铁磁理论,结合舰载消磁绕组敷设状态,分析通电消磁绕组产生的磁场特性,研究消磁绕组的通电电流及其与钢板的距离对钢板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通电绕组产生的磁场随距离的减小而递增,随电流的变大而直线增大,且存在两个临界值:电流Ic和距离Dc,一旦绕组电流或与钢板的距离超过临界值,其产生的磁场将超过钢板矫顽力,导致船体钢板固定磁化。另外,结合工程实践情况,对消磁绕组磁场的不同简化方法进行对比,发现各误差均不大于0.2%,即可以将绕组等效成无限长的直通电导线,以快速计算判断其磁场大小。

  相似文献   
95.
根据汽轮发电机发生转子匝间短路时其电磁特性和相关电气量的变化特征,采用有限元法对汽轮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进行研究。运用有限元程序对汽轮发电机电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汽轮发电机正常情况下以及不同程度、不同位置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时的电磁场分布图。对故障前后气隙磁密及谐波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故障特征,从而为进一步分析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
阐述了HXD1C机车辅助变流器系统及主电路逻辑控制过程,分析了主电路的等效阻抗、输入电感特性及中间直流环节特性,提出一种开关电压电流估算方法,并通过仿真对主电路电压电流波形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确保辅助变流器的正常稳定运行和辅助变流器的优化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随着电力电子和技术控制方法的飞速发展,感应电机作为发电机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双绕组感应发电系统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感应发电的很多问题。为双绕组感应发电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励磁控制方式,设计了控制系统,并且建立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后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稳态误差小特点。  相似文献   
98.
娄云  朱命怡 《汽车电器》2004,(9):42-43,45
论述了上海别克轿车发动机点火控制系统各传感器和控制模块的功能、工作原理、故障码设置及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9.
对某型军用移动电站75 kW单轴承无刷发电机跨接线断裂问题进行分析,通过采用改进跨接线绑扎位置设计、严控同心度指标、限定电磁线折弯次数等措施,有效解决了该型发电机转子绕组跨接线断裂问题,提高了该型发电机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0.
船用柴油机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及滚轮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利用内燃机动力学专业软件Virtual Engine建立某船用柴油机配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应用离散化的柔体动力学模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计算,分析了配气机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学特性,并对滚轮进行改进设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配气机构动力学特性良好,滚轮改进设计后接触应力有所降低,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