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8篇 |
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55篇 |
综合类 | 128篇 |
水路运输 | 70篇 |
铁路运输 | 112篇 |
综合运输 | 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罗辉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1,9(5):46-49
以大准铁路增二线内蒙古黄河连续刚构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应用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建模,采用反应谱分析法,研究了上部结构左右边跨长度不对称与下部结构桥墩高度不对称时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桥墩高差不对称引起的结构地震响应较左右边跨不对称明显,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应取小的桥墩高差,同时不应该放松两桥墩的设计... 相似文献
42.
牛会峰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1,(6):48-51
以内蒙古在建的大准铁路增二线黄河连续刚构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应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其在水平地震单独作用下、《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和《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不同竖向地震分别同水平地震组合下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考虑竖向地震对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非常明显;水平地震和《铁路桥梁抗震规范》中的竖向地震组合时结构地震响应较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竖向地震组合时结构地震响应大,内力最大增幅为27%,位移为26%。 相似文献
43.
44.
船舶靠绑作业系统试验模拟与测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浪作用下船舶系泊靠绑进行补给、救生与货物转运等作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波浪水池中进行模型试验,了解靠绑作业系统的运动和受力特性,必须考虑每一个细节.本文针对系泊靠绑模型试验,重点介绍了缆绳、碰垫非线性弹性特性和系泊缆绳上补偿力模拟与测试方法,以及靠绑船舶的运动响应测试,并给出了部分模型试验结果.从模拟的缆绳和碰垫弹性曲线及系泊缆绳上补偿力试验结果来看,文中所用的缆绳、碰垫和缆绳上补偿力模拟方法是成功的,非接触式光学运动测量系统能方便地进行靠绑船舶运动响应测试,可以应用于今后其他类似模型试验中去. 相似文献
45.
地层相对变形的取值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反应位移方法在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计算中应用的准确性。对于能量开放场地,将场地模型等效为一维土柱模型,在模型底部设置黏性边界以考虑能量的向下传递,通过人工合成地震动方法,针对不同场地类型及抗震设防烈度,研究能量开放场地中地层相对位移的分布规律。同时,根据模拟结果对其进行参数拟合,获得了单位深度变化上的峰值剪应变。对于能量开放的场地条件,当应用反应位移方法计算结构的地震响应时,结构顶与底相对位移差可通过单位深度变化上的峰值剪应变乘以结构高度即可获得。 相似文献
46.
余纲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22,66(11):158-162,174
我国中、西部铁路地形条件复杂,隧道占比大,复杂的环境给隧道内接触网接口设计带来诸多困难。隧道内接触网支持结构等设备底座与隧道壁的固定采用预埋槽道方式,受地震、地温、湿度等环境条件影响,受力预埋构件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折减和削弱。隧道占比较高的铁路建设周期长、运营维护难度大,对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要求高,为确保接触网预埋接口的可靠性及耐久性,采用调查法、仿真模拟及BIM可视接口探查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接触网预埋槽道基础综合性能分析,确定各种因素对槽道性能的影响程度和设计应对措施。经研究,提出一种“采用Q355槽道材质、10 mm槽道锚杆,150 μm镀锌厚度、钢板焊接槽道接地、6根T形螺栓吊柱底板”的槽道选型和设计方案,为隧道内槽道预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为探明软土地基明挖矩形框架隧道动力响应特性及震陷加固效果,对某一裙边加固及桩基础加固的明挖隧道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过程中软土地层随地震波振动的同时,逐渐下沉并发生震陷,且在软土区域中心沉降值最大;2)隧道顶板中心处受力最大,抗震设计中应重点考虑,底板及侧墙受力较小;3)桩基础及裙边加固能够显... 相似文献
48.
武瑞宏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9,63(11):35-40
兰渝铁路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技术体系的建立贯穿了我国铁路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标准从建立到逐步完善的全过程。为给类似铁路项目测量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结合兰渝铁路兰州至广元段建立的精密工程控制网技术体系,从全线统一的\"三网合一\"的测量技术体系、基于CGCS2000的平面坐标基准、工程独立坐标系、符合工程实际的水准基点平差方案、地震对测量控制网造成影响的评估、长大隧道洞内CPⅡ控制网建网及其分段测量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述。研究结论及实践经验对于丰富和完善铁路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标准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9.
以\"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绵阳农村公路改建工程为背景,分析了地震对该区交通基础设施造成的巨大损害以及灾后恢复重建的特点,并对公路改建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设计并结合绵阳其它乡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