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119篇
公路运输   605篇
综合类   336篇
水路运输   91篇
铁路运输   116篇
综合运输   7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41.
为稳步增强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驾驶人员除了需要具备足够的应急应变能力之外,还需要做好安全行为习惯养成工作,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文章以汽车驾驶员不安全行为作出研究对象,在明确不安全行为表现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影响汽车驾驶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旨在引导驾驶人员形成安全行为,以不断提升驾驶员的驾驶能力。  相似文献   
42.
道路系统中的人机混驾交通环境是指人工驾驶车辆与自动驾驶车辆混合运行的交通环境,其中换道行为建模是人机混驾环境下无人驾驶车辆行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构建人机混驾环境下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无人驾驶车辆换道行为模型(Long-short-term-memory-based Autonomous Vehicles Lane Changing,LSTM-LC)。通过研究人工驾驶车辆在换道过程中与周边车辆的相互作用,对换道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为了提升模型的迁移性,引入道路横向偏移量信息。结合LSTM神经网络的输入要求,使用美国公开交通数据集Next Generation SIMulation(NGSIM)构建换道行为样本库。针对LSTM-LC模型,以均方差MSE作为损失函数,使用RMSprop优化方法进行训练,对LSTM网络结构、历史序列长度N及训练样本量3个重要参数进行标定。最后,针对道路横向偏移量M对LSTM-LC模型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GRU-LC模型,LSTM-LC模型对换道行为的表征更准确,在模型的精度和迁移性上有着显著的提升;GRU-LC模型的均方差为4.64 m2,迁移性均方差为119.82 m2,而LSTM-LC模型的均方差为3.18 m2,迁移性均方差为79.58 m2,分别优化了31.5%和39.71%;通过引入道路横向偏移量M,可将LSTM-LC模型精度和迁移性提升约10%,且模型稳定性更强。  相似文献   
43.
为了提高营运车辆驾驶人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合理地评估驾驶人驾驶风险程度,有的放矢地降低高风险驾驶人的事故率,基于卫星定位数据特点及驾驶行为与驾驶风险的相关关系设计26个驾驶行为特征参数。考虑到高速和非高速行驶时相同驾驶行为对驾驶风险的影响区别较大,根据23名营运车辆驾驶人的实测数据有针对性地筛选高速和非高速路段驾驶人风险评估指标,构建营运车辆驾驶人驾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熵权法、独立性权系数法和Spearman相关系数法建立集成赋权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最后,雇佣40名营运车辆驾驶人进行实车试验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车辆速度和加速度方面的驾驶行为特征可以用于评估驾驶人的驾驶风险且评估效果较好,驾驶风险评估得分与实际交通冲突次数呈正相关关系,所建立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营运车辆驾驶人驾驶风险的高低,准确率达到77.50%,该模型在不同地区使用时,准确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容许范围之内,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4.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者从对车辆的交通运输的简单需求提高为对车辆安全、可靠、舒适等要求其中制动性能的优劣对于汽车安全舒适运行来说尤为重要。而制动踏板感觉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车辆的制动性能因此搭建一套可行的制动踏板感觉的客观评价方法对于企业的工程开发以及提高消费者驾乘体验有着极大的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45.
文章针对半挂汽车倒车时的跟踪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该系统在卡迪尔坐标系下的车辆非线性运动模型。为了简化求解过程,通过准确线性变换方法对建立的系统进行了线性化,设计了滑膜变结构控制器,基于Ackermann公式进行极点配置选取控制参数,最后对直线倒车路线的跟踪控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构表明:设计的反馈控制器能改善半挂汽车对行驶路径的跟踪能力,使偏离的挂车快速返回到期望的稳态轨迹上。  相似文献   
46.
在无人驾驶领域,随着车辆上布置的传感器不断丰富,无人驾驶系统可以从周围环境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为车辆的自主判断行为决策带来可能。然而即使是有经验的驾驶员在进行变道动作的时候也需要格外的小心,因此无人驾驶系统的变道行为分析需要做到足够准确和谨慎,才能保证安全性,这也正是目前为止还没有非常完善的无人驾驶变道决策系统的原因。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无人驾驶自主变道决策技术,帮助无人驾驶车辆在道路行驶中进行更有效、更安全的自主变道决策。  相似文献   
47.
陈洪飞 《时代汽车》2021,(7):184-185
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生活水平,人均车辆持有量随之不断增加。在当今社会,人们开始注重自驾出行,但是如何确保高速行车驾驶安全成为值得研究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就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驾驶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有助于提升高速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48.
汽车实际运行中零件失效的表现往往较复杂,给失效分析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结合HD469单级减速驱动中桥的失效,通过对拆开的桥的各个零件,尤其是出现异常零件的观察,运用系统推理分析思想,发现安装在差壳周圈上12.9级六角头螺栓掉头断裂是导致整个469单级桥总成发生严重失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9.
The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TCS) might prevent excessive skid of the driving wheels so as to enhance the driving performance and direction stability of the vehicle. But if driven on an uneven low-friction road, the vehicle body often vibrates severely due to the drastic fluctuations of driving wheels, and then the vehicle comfort might be reduced greatly. The vibrations could be hardly removed with traditional drive-slip control logic of the TCS. In this paper, a novel fuzzy logic controller has been brought forward, in which the vibration signals of the driving wheels are adopted as new controlled variables, and then the engine torque and the active brake pressure might be coordinately re-adjusted besides the basic logic of a traditional TCS. In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an adjustable engine torque and pressure compensation loop are adopted to constrain the drastic vehicle vibration. Thus, the wheel driving slips and the vibration degrees might be adjusted synchronously and effective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he real vehicle tests validated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effective and adaptable for a complicated uneven low-friction road.  相似文献   
50.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 wheelset driving system suspension parameters on the re-adhesion performance of locomotives, the stick–slip vibration was analysed according to theoretical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The decrease of the slip rate vibration amplitude improved the stability of the stick–slip vibration and the re-adhesion performance of locomotives. Increasing the longitudinal guide stiffness of the wheelset and the motor suspension stiffness were proposed as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re-adhesion performance of locomotives.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ynamic slip rate wa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series result of the square root of the longitudinal guide and motor suspension stiffness. The larger the motor suspension stiffness was, the smaller the required longitudinal guidance stiffness was at the same re-adhesion time once the wheel slip occurred, and vice versa.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re-adhesion time of the locomotive was approximately proportional to amplitude of the dynamic slip rate. When the stick–slip vibration occurred, the rotary and the longitudinal vibrations of the wheelset were coupled, which was confirmed by train's field te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